[實用新型]固態電容含浸后的吸液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170459.2 | 申請日: | 2018-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168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軍;葉勝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東制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G13/04 | 分類號: | H01G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518106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撐梁 電容 電解液 含浸 固態電容 吸液裝置 傳動裝置 支撐立柱 本實用新型 負壓風機 控制方便 可回收 再利用 腳板 風刀 對稱 自動化 節約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固態電容含浸后的吸液裝置,包括支撐梁,所述支撐梁對稱設有兩個,且兩個支撐梁底部均固定安裝有支撐立柱,所述支撐立柱底部固定安裝有底腳板,所述支撐梁頂部固定安裝有電容放置框架,且支撐梁底部固定安裝有傳動裝置,此固態電容含浸后的吸液裝置,通過傳動裝置和電容放置框架,配合風刀,則能夠自動、高效的抽走含浸后電容上多余的電解液,操作簡單、控制方便,而通過負壓風機抽走多余電解液也避免了無塵紙的大量浪費,抽走后的電解液可回收再利用,節約了成本,同時,其自動化程度高,有效提高了電容多余電解液的清理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固態電容含浸后的吸液技術領域,具體為固態電容含浸后的吸液裝置。
背景技術
電容在含浸之后芯包表面和內部都會存在液態的電解液,這部分電解液必須要除去,否則在下一步烘烤過程中會粘結成固體顆粒,二次含浸時阻塞電解液流通,導致二次含浸不透。
目前在電解電容領域主要采用離心機將電解液甩出,由于固態電容電解液不能污染導針而且需要二次含浸,因此現有普遍的做法是將含浸完成后的固態電容放置在無塵紙上吸走多余的液態電解液,然而,此過程不僅需要人工操作,還浪費大量的無塵紙和電解液,增加了額外成本,為此,我們提出固態電容含浸后的吸液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固態電容含浸后的吸液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固態電容含浸后的吸液裝置,包括支撐梁,所述支撐梁對稱設有兩個,且兩個支撐梁底部均固定安裝有支撐立柱,所述支撐立柱底部固定安裝有底腳板,所述支撐梁頂部固定安裝有電容放置框架,且支撐梁底部固定安裝有傳動裝置,所述傳動裝置包括步進電機、電機座、聯軸器、第一軸承座、直線軸承座、第二軸承座、導向桿、滾珠絲桿、直線軸承座和滑塊,所述電機座固定安裝在支撐梁底部,所述步進電機固定安裝在電機座內,且步進電機輸出端固定安裝有聯軸器,所述聯軸器遠離電機座的一側設有第一軸承座,所述第一軸承座固定安裝在支撐梁底部,且第一軸承座內轉動連接有滾珠絲桿,所述滾珠絲桿一端與聯軸器固定連接,且滾珠絲桿另一端轉動連接有第二軸承座,所述導向桿位于滾珠絲桿一側,且導向桿兩端分別與第一軸承座和第二軸承座固定連接,所述滾珠絲桿外側螺紋連接有直線軸承座,所述導向桿外側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電容放置框架底部設有風刀,所述直線軸承座和滑塊一側均有卡接件,且直線軸承座和滑塊均通過卡接件與風刀卡接。
優選的,所述電容放置框架包括框架長梁、框架短梁、壓板、置物紗網、紗網調節桿、紗網張緊螺栓,所述框架長梁對稱設有兩個,且兩個框架長梁對稱固定安裝在支撐梁頂部,所述框架長梁兩端對稱設有框架短梁,且框架短梁與框架長梁固定連接,所述框架長梁頂部均設有壓板,所述壓板內均對稱螺紋貫穿有兩個紗網張緊螺栓,所述紗網張緊螺栓底端與框架長梁螺紋連接,所述框架長梁一側的框架短梁頂部開設有紗網調節通槽,所述紗網調節桿依次貫穿框架短梁和紗網調節通槽,且紗網調節桿通過軸承與框架短梁轉動連接,所述置物紗網一端與框架長梁一端的框架短梁固定連接,且置物紗網另一端與框架長梁另一端的紗網調節桿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卡接件包括卡塊、連桿、拉塊和拉伸彈簧,所述直線軸承座和滑塊靠近風刀的一側均開設有卡接滑槽,所述卡接滑槽內滑動連接有卡塊,所述風刀靠近卡塊的位置開設有卡接凹槽,所述卡塊與卡接凹槽卡合,所述卡塊遠離風刀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連桿,所述連桿滑動貫穿卡接滑槽側壁,且連桿遠離卡塊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拉塊,所述拉伸彈簧對稱設有兩個,且兩個拉伸彈簧對稱位于連桿的兩側,所述拉伸彈簧的一端均與卡塊固定連接,且兩個拉伸彈簧的另一端分別與直線軸承座和滑塊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拉塊遠離拉伸彈簧的一側固定安裝有拉環。
優選的,所述卡接凹槽與卡塊緊密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東制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東制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17045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RC電容自動組裝機的扭腳機構
- 下一篇:一種新型斷路器動觸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