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效污泥回流循環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157246.6 | 申請日: | 2018-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227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獻芳;李俊龍;田亞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綠明利環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楊文錄 |
| 地址: | 430014 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泥回流 曝氣池 收集管 循環器 左右側壁 格柵板 池體 上層 螺帽 生活污水處理 污水處理技術 本實用新型 污泥回流量 范圍增加 回流污泥 回流循環 一體成型 運行能耗 中小城鎮 主回流管 傳遞管 回流管 緊固件 連接管 連接件 循環泵 預期的 左側壁 底柱 濾網 內腔 污泥 下層 焊接 能耗 污水處理 配件 排放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污水處理技術領域的一種高效污泥回流循環器,具有曝氣池、池體和格柵板,所述曝氣池的左側壁一體成型連接有池體,所述格柵板的左右側壁與曝氣池的內腔左右側壁焊接,所述回流循環器還具有上層收集管、欄槽、緊固件、螺帽、底柱、濾網、連接件、下層收集管、連接管、傳遞管、主回流管、循環泵和副回流管,所述上層收集管的頂部開設有欄槽,該種高效污泥回流循環器,通過配件的組合運用,采點范圍增加,污泥自濾方式簡單有效,回流污泥濃度高,雜質少,避免加大污泥回流量來保證處理效果,從而降低了運行能耗,在節省能耗的同時使中小城鎮生活污水處理達到預期的效果,滿足國家對污水處理的排放要求。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效污泥回流循環器。
背景技術
目前根據國內污水處理廠建設運行情況和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投入使用情況調查可知,雖然現有污水處理工藝較多,但村鎮中小型污水處理工程大多選擇采用占地少、投資小,運行費用低的集進水、曝氣、沉淀、排水于一體的生化處理工藝,如SBR法、CASS法等工藝技術。由于此類工藝技術需進行污泥回流,混合液經二次沉淀池沉淀濃縮下來的污泥中回流至曝氣池的那部分污泥。回流污泥的目的是使曝氣池內保持一定的懸浮固體濃度,也就是保持一定的微生物濃度,回流比20%-100%。目前SBR法、CASS法采用的傳統污泥回流方式,即為通過在主反應區設置污泥回流泵來實現系統污泥回流。但是此種方式存在由于污泥泵僅能點工作,回流污泥濃度低,只能通過加大污泥回流量來保證處理效果,從而提高運行能耗的問題,導致此類技術在應用時存在明顯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污泥回流循環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目前SBR法、CASS法采用的傳統污泥回流方式,即為通過在主反應區設置污泥回流泵來實現系統污泥回流。但是此種方式存在由于污泥泵僅能點工作,回流污泥濃度低,只能通過加大污泥回流量來保證處理效果,從而提高運行能耗的問題,導致此類技術在應用時存在明顯的缺陷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效污泥回流循環器,具有曝氣池、池體和格柵板,所述曝氣池的左側壁一體成型連接有池體,所述格柵板的左右側壁與曝氣池的內腔左右側壁焊接,所述回流循環器還具有上層收集管、欄槽、緊固件、螺帽、底柱、濾網、連接件、下層收集管、連接管、傳遞管、主回流管、循環泵和副回流管,所述上層收集管的頂部開設有欄槽,所述上層收集管的圓周內壁頂部焊接有緊固件,所述螺帽與緊固件螺紋連接,所述螺帽的底部一體成型連接有底柱,且底柱的內腔底部粘接有濾網,所述上層收集管通過連接件與下層收集管的頂部螺紋連接,所述上層收集管的左側壁通過法蘭連接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的左側壁通過法蘭連接有傳遞管,所述傳遞管的左側壁通過法蘭連接有主回流管,所述主回流管的前側壁通過法蘭與循環泵連接,所述副回流管貫穿于曝氣池的內腔左側壁,且副回流管通過管道和法蘭與循環泵的輸出端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上層收集管和下層收集管的材質是不銹鋼管,所述下層收集管的底部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通過螺栓與池體的內腔底部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下層收集管的內部結構和上層收集管的內部結構相同。
優選的,所述欄槽的數量和底柱的數量相同,且欄槽的中心點與底柱的中心點垂直。
優選的,所述上層收集管的形狀和下層收集管的形狀相同,且上層收集管、連接管、傳遞管、主回流管、循環泵和副回流管的連接部之間均設置有密封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種高效污泥回流循環器,通過配件的組合運用,采點范圍增加,污泥自濾方式簡單有效,回流污泥濃度高,雜質少,避免加大污泥回流量來保證處理效果,從而降低了SBR、CASS等工藝的運行能耗。成功解決污水處理廠采用常規SBR、CASS工藝運行時,由于回流污泥濃度低加大污泥回流比而導致的運行費用高等問題,在節省能耗的同時使中小城鎮生活污水處理達到預期的效果,滿足國家對污水處理的排放要求,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綠明利環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武漢綠明利環能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15724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