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潛水水域救援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148921.9 | 申請日: | 2018-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926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太偉;樂世華;朱瑋瑋;安小剛;劉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3C9/00 | 分類號: | B63C9/00;B63C9/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紅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賢義 |
| 地址: | 10008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船體 氣囊 高壓氣瓶 本實用新型 監控裝置 設備控制 水域救援 電源 收納 主推進器 推進器 潛水 下潛 電性連接 攜帶方便 進水孔 充氣 下水 穿過 應用 | ||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攜帶方便、無需人員下水且適應性強的可潛水水域救援設備。本實用新型包括船體、設置在所述船體底部的主推進器、穿過所述船體的下潛推進器、氣囊網、高壓氣瓶、電源、監控裝置以及設備控制盒,所述高壓氣瓶、所述電源、所述監控裝置以及所述設備控制盒均設置在所述船體中,所述主推進器、所述下潛推進器、所述高壓氣瓶、所述電源以及所述監控裝置均與所述設備控制盒電性連接,所述船體底部還設有若干進水孔,所述氣囊網包括氣囊,所述氣囊與所述高壓氣瓶相連接,所述船體上設有收納艙,所述氣囊網未充氣時內置于所述收納艙中。本實用新型應用于水域救援設備的技術領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潛水水域救援設備。
背景技術
傳統的救援方式有救援人員親自下水、搭乘沖鋒舟營救、以及拋投安全繩、救生衣和救生圈等方法,然而傳統救援方法各有缺陷。救援人員親自下水施救速度有限容易錯過救援的黃金時間,還對游泳技術要求較高,同時落水區域情況不明環境安全度低。搭乘沖鋒舟營救方法則由于沖鋒舟體積大,不易攜帶,同時操作麻煩。拋投安全繩、救生衣和救生圈的方法由于拋擲目標難以精準定位以及拋投距離有限難以有效的救援,同時還存在落水者的求生欲望不強或生命體征較弱等情況無法抓住救援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攜帶方便、無需人員下水且適應性強的可潛水水域救援設備。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船體、設置在所述船體底部的主推進器、穿過所述船體的下潛推進器、氣囊網、高壓氣瓶、電源、監控裝置以及設備控制盒,所述高壓氣瓶、所述電源、所述監控裝置以及所述設備控制盒均設置在所述船體中,所述主推進器、所述下潛推進器、所述高壓氣瓶、所述電源以及所述監控裝置均與所述設備控制盒電性連接,所述船體底部還設有若干進水孔,所述氣囊網包括氣囊,所述氣囊與所述高壓氣瓶相連接,所述船體上設有收納艙,所述氣囊網未充氣時內置于所述收納艙中。
由上述方案可見,通過所述主推進器帶動所述船體在水面上運動,同時將連接有高壓氣瓶的氣囊網內置于所述船體中,使所述的一種可潛水水域救援設備能夠移動到落水者身邊并展開氣囊,進而對落水者實施救援。同時通過設置穿過所述船體的所述下潛推進器以及在所述船體中設置若干進水孔,所述船體停止運行時水會進入所述進水孔和所述下潛推進器中,進而使所述船體的浮力較少,通過所述下潛推進器的推力作用使所述船體下潛,同時通過所述監控裝置獲取視頻信息,進而使所述船體移動至落水者下方,并通過對所述氣囊充氣,使所述氣囊網承托落水者上浮,進而完成救援。通過所述設備控制盒用于控制所述可潛水水域救援設備的運動。通過設置所述收納艙放置所述氣囊網,使所述可潛水水域救援設備整體小巧輕便。所述可潛水水域救援設備適應性強,能夠應用于正常水面救援以及下潛救援,同時無需人員下水即可完成救援。
一個優選方案是,所述氣囊網還包括尼龍網,所述氣囊呈環狀,所述尼龍網固定連接在所述氣囊的內側。
由上述方案可見,通過所述尼龍網承托落水者,并由環狀的氣囊為所述尼龍網提供浮力。
一個優選方案是,所述高壓氣瓶內部充有壓縮的二氧化碳氣體,所述高壓氣瓶的瓶蓋上設有觸發裝置,所述觸發裝置與所述設備控制盒電性連接。
由上述方案可見,通過所述觸發裝置控制所述高壓氣瓶的開啟與關閉,進而實現施展救援時展開所述氣囊網為落水者提供承托力。
一個優選方案是,所述船體上設有兩個所述下潛推進器,兩個所述下潛推進器分別設于所述船體的重心的兩側。
由上述方案可見,通過將兩個所述下潛推進器分別設置在所述船體的重心兩側,保證所述船體下潛時受力均勻。
一個優選方案是,所述監控裝置為熱感應攝像頭,所述監控裝置中設置有照明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所,未經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14892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上救援機器人
- 下一篇:應用于潛水作業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