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地鐵礦山法隧道內人行道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145839.0 | 申請日: | 2018-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086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7 |
| 發明(設計)人: | 趙君彥;張玄;史經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9/14 | 分類號: | E21D9/14;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道支架 橫桿 立桿 本實用新型 礦山法隧道 人行道結構 走道板 人形 欄桿 地鐵 垂直設置 機械傷害 立桿頂端 連接立桿 人行通道 人員安全 人員登記 施工區域 豎直設置 作業車輛 通行 垂直的 鋼絲網 水平桿 雨鞋 長桿 圍擋 斜撐 支面 縱桿 洞口 緊貼 平行 架設 鋪設 隧道 檢查 管理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地鐵礦山法隧道內人行道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緊貼隧道初支面設置的通道支架和架設在通道支架上的人形走道板,所述通道支架包括豎直設置的立桿、與立桿垂直的橫桿、以及連接立桿和橫桿的斜撐、與立桿和橫桿均垂直設置在立桿頂端的欄桿,所述欄桿由多根平行的長桿組成,對人行通道形成圍擋,所述人形走道板包括由多根水平桿和縱桿組成的骨架以及鋪設在骨架上的鋼絲網。本實用新型便于作業人員順利通行,檢查人員不用穿雨鞋即可進入掌子面施工區域,既能確保作業人員安全通行,防止受到洞內作業車輛的機械傷害,也便于洞口出入洞作業人員登記管理。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工程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地鐵礦山法隧道內人行道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的地鐵礦山法隧道施工時,不設置專門的人行通道結構,隨著地鐵隧道安全文明標準化要求的提升,大多地鐵礦山法逐漸要求設置專用人行通道。地鐵礦山法隧道內不設置專用人行通道有以下三點弊端,第一:洞內人車混行,施工時,洞內通行車輛較多,通行人員容易受到機械傷害;第二,礦山法隧道作業環境較差,洞內人車通道都為渣土臨時鋪墊,容易造成積水,人員無法正常通行,需要經常鋪墊維修,方便人員通行,成本較大;第三,無法達到進入施工區域必須進行人機分流的施工要求,進洞處人車混進,進洞人員登記、管理難度較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地鐵礦山法隧道內人行道結構,便于作業人員順利通行,檢查人員不用穿雨鞋即可進入掌子面施工區域,既能確保作業人員安全通行,防止受到洞內作業車輛的機械傷害,也便于洞口出入洞作業人員登記管理。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地鐵礦山法隧道內人行道結構,包括緊貼隧道初支面設置的通道支架和架設在通道支架上的人形走道板,所述通道支架包括豎直設置的立桿、與立桿垂直的橫桿、以及連接立桿和橫桿的斜撐、與立桿和橫桿均垂直設置在立桿頂端的欄桿,所述欄桿由多根平行的長桿組成,對人行通道形成圍擋,所述人形走道板包括由多根水平桿和縱桿組成的骨架以及鋪設在骨架上的鋼絲網。
方案進一步地,所述欄桿由兩根長桿組成。
方案進一步地,所述縱桿的數目為三個,水平桿數目為2個,縱桿一根鋪設在水平桿中心,另兩根鋪設在水平桿兩端組成骨架。
方案進一步地,所述立桿上端設有兩個安裝孔,所述欄桿通過安裝孔與立桿連接。
方案進一步地,所述橫桿與隧道初支面采用2個膨脹螺栓進行連接,保證通道支架的穩定。
方案進一步地,所述立桿上粘貼反光貼,提供明顯的視覺,確保人行通道結構不被洞內通行車輛碰撞破壞。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便于作業人員順利通行,檢查人員不用穿雨鞋即可進入掌子面施工區域,既能確保作業人員安全通行,防止受到洞內作業車輛的機械傷害,也便于洞口出入洞作業人員登記管理;以前無隧道內人行通道結構時,每周需進行二次洞內通道鋪墊,安裝隧道內的人行通道結構后,需每兩周進行一次洞內車行通道鋪墊,每周至少節約3個工,即節約了施工成本,又提高了礦山法隧道標準化施工水平。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右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結構人形走道板示意圖;
其中:1、立桿,2、斜撐,3、橫桿,4、膨脹螺栓,5、隧道初支面,6、欄桿,7、水平桿,8、縱桿,9、鋼絲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清楚完整的描述,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需要作出創造性勞動的條件下,能夠充分實施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1458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