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對焦電路及微循環成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143616.0 | 申請日: | 2018-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430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03 |
| 發明(設計)人: | 余陳鋒;劉嘉惠;陳大強;亞歷克斯布蘭多;羅曉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醫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7/28 | 分類號: | G02B7/28;G02B3/14;G03B13/36;A61B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黃隸凡 |
| 地址: | 510060 廣東省廣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對焦 調焦控制信號 微循環 對焦控制模塊 鏡頭控制模塊 成像裝置 液體鏡頭 終端設備 自動對焦 發送 電路 相機 曲率 終端設備控制 本實用新型 控制電信號 操作便利 成像采集 調整控制 對焦調整 拍攝指令 焦距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對焦電路及微循環成像裝置,對焦控制模塊接受終端設備發送的調焦控制信號,并將調焦控制信號發送至鏡頭控制模塊,鏡頭控制模塊根據調焦控制信號調整液體鏡頭的控制電信號。通過調整控制電信號,控制液體鏡頭改變曲率,從而改變焦距,間接實現對相機的對焦調整;同時在對焦完成后,對焦控制模塊可通過發送拍攝指令給到終端設備,以指示終端設備控制相機完成對焦后的微循環成像采集。基于此,實現操作便利且對焦速度快速準確的對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學電路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自動對焦電路及微循環成像裝置。
背景技術
微循環通常是指微動脈和微靜脈之間的血液循環,是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給組織細胞并運走二氧化碳CO2和代謝產物的最終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
通常對人體舌下黏膜處微循環進行檢測,獲取微循環成像信息,用來觀察病人的微循環狀況,可實現快速簡單地監測危重病人的微循環狀況,使用者可以根據所檢測到的舌下微循環圖像來判斷病人的病情。其中,用戶為獲得清晰的舌下微循環圖像需要對焦,即通過照相機對焦機構變動物距和相距的位置,使被拍物成像清晰。傳統的微循環成像裝置一般使用機械調焦或驅動馬達間接調焦,這種對焦方式操作不便且對焦速度慢。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傳統的微循環檢測裝置一般使用機械調焦或驅動馬達間接調焦,這種對焦方式操作不便且對焦速度慢的問題,提供一種自動對焦電路及微循環成像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自動對焦電路及微循環成像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自動對焦電路,包括對焦控制模塊、鏡頭控制模塊、電源控制模塊和電源模塊;
所述對焦控制模塊包括MCU、調試下載電路、擴展接口電路、晶振震蕩電路、啟動電路和復位電路;
所述鏡頭控制模塊包括液體鏡頭控制芯片、全橋電路、第一放大電路、第二放大電路、基準源電路、輸出電流源電路和接線端子電路;
所述MCU分別連接所述液體鏡頭控制芯片、所述電源控制模塊、所述調試下載電路、所述擴展接口電路、所述晶振震蕩電路、所述啟動電路和所述復位電路;所述MCU用于接收調焦控制信號,并將所述調焦控制信號發送至液體鏡頭控制芯片;所述MCU還可發送拍攝指令至所述終端設備;其中,所述微循環成像終端設可根據所述拍攝指令控制相機采集微循環成像信息;
所述全橋電路分別通過所述第一放大電路和所述第二放大電路連接所述MCU,所述全橋電路還分別連接所述液體鏡頭控制芯片和所述接線端子電路;其中,所述接線端子電路還連接所述MCU,并用于連接液體鏡頭;所述液體鏡頭控制芯片分別連接所述基準源電路和所述輸出電流源電路;
所述電源模塊分別連接所述MCU、所述液體鏡頭控制芯片和所述電源控制模塊;所述電源控制模塊用于連接所述相機。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放大電路包括第一電阻、第二電阻和第一晶體管;
所述第一電阻一端連接所述MCU,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晶體管的基極;
所述第二電阻一端用于接入高電平,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晶體管的集電極;
所述第一晶體管的發射極用于接地,所述第一晶體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全橋電路。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放大電路包括第三電阻、第四電阻和第二晶體管;
所述第三電阻一端連接所述MCU,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晶體管的基極;
所述第四電阻一端用于接入高電平,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晶體管的集電極;
所述第二晶體管的發射極用于接地,所述第二晶體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全橋電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醫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醫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1436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體式雙透鏡調焦裝置
- 下一篇:經濟型紅外無熱化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