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的鋅粉爐保溫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142344.2 | 申請日: | 2018-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431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史建群;史優良;韓順英;黃秉慧;張出波;趙秋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冶建鋅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19/04 | 分類號: | C22B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譜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黃云鐸 |
| 地址: | 213331 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熱層 蒸餾室 下料口 保溫裝置 上保溫層 鋅粉爐 本實用新型 加熱電阻 下保溫層 排渣口 外包覆 包覆 保溫效果 熱量散發 上加熱管 下加熱管 蒸餾 出氣口 加料口 室內部 加熱 外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的鋅粉爐保溫裝置,包括:蒸餾室;該蒸餾室的一端設有下料口,另一端設有排渣口;在所述排渣口的上方設有出氣口;在所述下料口的外部設有加料口;所述蒸餾室內部設有加熱電阻,該加熱電阻可對所述蒸餾室進行加熱;在高于所述下料口的所述蒸餾室的上部包覆有上保溫層,所述上保溫層外包覆有上加熱層;所述上加熱層內設有多個上加熱管;在低于所述下料口的所述蒸餾室的下部包覆有下加熱層,所述下加熱層外包覆有下保溫層;所述下加熱層內設有多個下加熱管。本實用新型的鋅粉爐保溫裝置,利用在蒸餾室的上部設置上保溫層和上加熱層,在下部設置下加熱層和下保溫層,很好的控制了蒸餾室的熱量散發,達到了良好的保溫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鋅粉制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型的鋅粉爐保溫裝置。
背景技術
20世紀30年代在國外首次出現電爐煉鋅技術。到了80年代,中國開始采用電爐煉鋅技術。至今,電爐煉鋅技術已在多家煉鋅廠推廣應用,生產規模為較為可觀。電爐煉鋅是以電能為熱源,在焦炭或煤等還原劑存在條件下,直接在蒸餾室中加熱氧化鋅成分,使其連續還原成鋅蒸汽后再冷凝成金屬鋅。
現有技術中制備鋅粉用到的蒸餾室的結構如圖1所示,蒸餾室3的一端設有加料口1和下料口2,另外一端設有排渣口5和出氣口6;蒸餾室3內設有加熱電阻4;蒸餾室3外圍設有一層保溫層7,該保溫層7為一層保溫棉。現有技術中的保溫裝置的保溫效果不佳,從而會影響氧化鋅的蒸汽化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新型的鋅粉爐保溫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
一種新型的鋅粉爐保溫裝置,包括:蒸餾室;該蒸餾室的一端設有下料口,另一端設有排渣口;在所述排渣口的上方設有出氣口;在所述下料口的外部設有加料口;
所述蒸餾室內部設有加熱電阻,該加熱電阻可對所述蒸餾室進行加熱;
在高于所述下料口的所述蒸餾室的上部包覆有上保溫層,所述上保溫層外包覆有上加熱層;所述上加熱層內設有多個上加熱管;
在低于所述下料口的所述蒸餾室的下部包覆有下加熱層,所述下加熱層外包覆有下保溫層;所述下加熱層內設有多個下加熱管。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上加熱管和所述下加熱管分別為電加熱管。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多個所述上加熱管之間等間隔平行排列;多個所述下加熱管之間等間隔平行排列。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上加熱管的數量大于10個,所述下加熱管的數量大于10個。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上加熱管和所述下加熱管的功率為300~1000瓦。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上保溫層和所述下保溫層均為保溫棉層。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上保溫層的厚度與所述上加熱層相同;所述下保溫層的厚度與所述下加熱層相同。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鋅粉爐保溫裝置,利用在蒸餾室的上部設置上保溫層和上加熱層,在下部設置下加熱層和下保溫層,在不增大蒸餾室整體體積的前提下,很好的控制了蒸餾室的熱量散發,達到了良好的保溫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鋅粉爐保溫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鋅粉爐保溫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的附圖標記表示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冶建鋅業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冶建鋅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14234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銅精礦的飄浮熔煉設備
- 下一篇:一種用于鋅粉加工的給料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