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消防設備的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136936.3 | 申請日: | 2018-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476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眾鼎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53 | 分類號: | G01N21/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龍濤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河東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消防設備 探測器 固定框 檢測裝置 支撐柱 底板 本實用新型 滑動板 檢測技術領域 安全隱患 滑動連接 過濾板 排煙管 煙氣排 檢測 濾孔 內壁 煙氣 籠罩 測試 外部 貫穿 延伸 檢驗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用于消防設備的檢測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內壁的兩側之間滑動連接有滑動板,所述滑動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頂部貫穿固定框且延伸至固定框的外部,所述支撐柱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箱體,本實用新型涉及消防設備檢測技術領域。該適用于消防設備的檢測裝置,能夠調節箱體的使用高度,使排煙管位于探測器的正下方,使煙氣排出時能夠充分籠罩探測器,以便于對安裝高度不同的探測器進行檢驗,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在檢測時可通過更換濾孔直徑不同的過濾板調節煙氣的濃度,以便于對探測器的檢測范圍進行測試,保證探測器能夠正常使用,降低安全隱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消防設備檢測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適用于消防設備的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消防設備是指用于滅火、防火以及火災事故的設備,其中包括線型光束感煙探測器,利用紅外線組成探測源,利用煙霧的擴散性可以探測紅外線周圍固定范圍之內的火災,線型光束感煙探測器通常是由分開安裝的、經調準的紅外發光器和收光器配對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煙減少紅外發光器發射到紅外收光器的光束光量米判定火災,這種火災探測方法通常被稱做煙減光法,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又分為對射型和反射型兩種。
目前市場上,缺乏對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進行檢測的設備,一般由人工進行檢測,其檢測過程較為復雜,效率較低,且無法對探測器的檢測范圍進行檢測,不利于廣泛推廣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消防設備的檢測裝置,解決了目前市場上,缺乏對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進行檢測的設備的問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適用于消防設備的檢測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內壁的兩側之間滑動連接有滑動板,所述滑動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頂部貫穿固定框且延伸至固定框的外部,所述支撐柱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箱體,所述箱體內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有U型框,所述U型框的頂部設置有燃燒箱,所述箱體內壁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卡框,所述卡框內壁的頂部與底部之間滑動連接有夾持塊,所述夾持塊一側的頂部和底部均固定連接有第一轉動塊,所述第一轉動塊的一側轉動連接有連桿,所述連桿的一端轉動連接有第二轉動塊,所述第二轉動塊的一側與卡框內壁的一側滑動連接,兩個所述第二轉動塊相對的一側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兩個所述夾持塊相對的一側之間卡接有過濾板。
進一步地,所述箱體的頂部貫穿有排煙斗,所述排煙斗的頂部連通有排煙管,所述排煙管的表面設置有排煙閥。
進一步地,所述箱體左側的底部連通有空氣供給管,所述空氣供給管的表面設置有閥門。
進一步地,所述滑動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穩定框,所述穩定框內壁的頂部與底部之間固定連接有穩定板,所述穩定框內壁頂部的兩側與內壁底部的兩側之間均固定連接有移動塊,所述移動塊與穩定板相對的一側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二彈簧,所述移動塊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卡桿,所述卡桿的一端依次貫穿穩定框和固定框且延伸至固定框的外部。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框的兩側均開設有與卡桿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數量為多個。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底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萬向輪,所述底板底部的兩側且位于兩個萬向輪相對的一側之間均固定連接有螺紋塊,所述螺紋塊的內部螺紋連接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頂端貫穿底板且延伸至底板的頂部,所述螺紋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轉柄,所述螺紋桿的底端固定連接有穩定盤。
進一步地,所述箱體的表面通過合頁鉸接有箱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眾鼎機電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天津眾鼎機電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13693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