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集膚電渦流供熱、供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129368.4 | 申請日: | 2018-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454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7 |
| 發明(設計)人: | 梁長青;梁東丁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貝塞爾科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D13/02 | 分類號: | F24D13/02;H05B3/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愛普納杰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 地址: | 300041 天津市濱海新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鐵磁性金屬管 供暖系統 電渦流 供熱 集膚 本實用新型 導電線 供暖 磁性金屬材料 供熱技術領域 電位 渦流 管體內表面 交變電磁場 被加熱體 表面電阻 發熱管體 機械裝配 集膚效應 密封結構 發熱體 管壁厚 穿設 磁路 焊接 聯接 依附 簡易 解脫 體內 應用 安全 | ||
1.一種集膚電渦流供熱、供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鐵磁性金屬管體以及穿設于所述鐵磁性金屬管體內的導電線(1);所述鐵磁性金屬管體包括多個串聯連接的發熱管體(4),相鄰兩所述發熱管體(4)之間通過聯接組件(6)固定;所述鐵磁性金屬管體的一端部設有終端組件(7),所述終端組件(7)與所述發熱管體(4)之間通過聯接組件(6)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膚電渦流供熱、供暖系統,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聯接組件(6)均包括設于相鄰兩所述發熱管體(4)之間的內聯雙半環體(61)、套設于所述內聯雙半環體(61)內的絕緣支撐管(64)、套設于所述內聯雙半環體(61)外的密封管(65)、套設于所述密封管(65)上的外聯雙半環體(62)以及設于所述外聯雙半環體(62)上的多個壓緊環(63);所述內聯雙半環體(61)側壁的厚度與所述發熱管體(4)側壁的厚度相等;所述絕緣支撐管(64)的長度大于所述內聯雙半環體(61)的長度,且所述絕緣支撐管(64)的兩端外壁分別與兩所述發熱管體(4)的內壁相接觸或分別與所述發熱管體(4)和所述終端組件(7)的內壁相接觸;所述密封管(65)的長度大于所述內聯雙半環體(61)的長度,且所述密封管(65)的兩端分別延伸到兩所述發熱管體(4)的外壁上或分別延伸到所述發熱管體(4)和所述終端組件(7)的外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膚電渦流供熱、供暖系統,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發熱管體(4)以及所述終端組件(7)靠近所述聯接組件(6)的端部均設有環形凹槽(8),各所述內聯雙半環體(61)的兩端均設有與所述環形凹槽(8)配合搭接的凸起(9)。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膚電渦流供熱、供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聯雙半環體(61)包括至少兩內半環(611),所述外聯雙半環體(62)包括至少兩外半環(621),各所述內半環(611)之間以及各所述外半環(621)之間均采用楔形緊配結構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集膚電渦流供熱、供暖系統,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內半環(611)橫截面的兩端以及各所述外半環(621)橫截面的兩端與兩端連線之間的夾角均為45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膚電渦流供熱、供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組件(7)包括與所述發熱管體(4)連接的金屬管端件(71)、設于所述金屬管端件(71)遠離所述發熱管體(4)一端的線孔(72)和聯接螺孔(73)、與所述聯接螺孔(73)螺接的壓緊螺釘(74)以及套設于所述金屬管端件(71)端部的終端蓋(75),所述導電線(1)穿過所述線孔(72)并向設有所述聯接螺孔(73)的方向彎折,所述壓緊螺釘(74)與所述導電線(1)壓接連接,所述導電線(1)和所述金屬管端件(71)之間以及壓緊螺釘(74)和所述導電線(1)之間均設有墊圈(76),所述終端蓋(75)與所述金屬管端件(71)之間螺紋連接,且所述終端蓋(75)與所述金屬管端件(71)之間設有密封圈(7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貝塞爾科貿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貝塞爾科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12936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