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連續捕鼠籠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124337.X | 申請日: | 2018-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7687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3 |
| 發明(設計)人: | 譚國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譚國鴻 |
| 主分類號: | A01M23/08 | 分類號: | A01M23/08;A01M2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10 廣東省云***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釋放孔 本實用新型 籠體 老鼠 機械技術領域 連續捕鼠 圓筒出口 放置框 體內部 一次性 插板 省時 省力 誘餌 捕捉 概率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連續捕鼠籠,包括籠體,籠體的一側開設有釋放孔,釋放孔的底部設有圓筒出口,釋放孔內設有插板,籠體內部的一端設有誘餌放置框,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不僅能夠更加有效的減少老鼠逃跑的概率,并且方便一次性捕捉更多的老鼠,更加省時省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連續捕鼠籠。
背景技術
老鼠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老鼠不僅喜歡偷吃食物,也經常會咬壞家具等物品,使人們對老鼠深惡痛絕,捕鼠籠具有較好的捕鼠效果,但是傳統的捕鼠籠一次性只能捕捉一只老鼠,并且傳統的捕鼠籠上大多數使用彈簧進行配合使用,也容易對操作人員造成誤傷,而在捕捉到老鼠之后,傳統的老鼠籠只能將籠門打開,大大增加老鼠逃跑的幾率,鑒于此,我們提出一種連續捕鼠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續捕鼠籠,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只能捕捉一只老鼠,容易對操作人員造成誤傷,老鼠逃跑的幾率高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連續捕鼠籠,包括籠體,所述籠體的左右兩側的頂部對稱設有兩個圓孔,所述籠體的一側開設有釋放孔,所述釋放孔的左右兩側設有滑槽,所述釋放孔的底部設有圓筒出口,所述釋放孔內設有插板,所述籠體內部的一端設有誘餌放置框,所述誘餌放置框的一側設有隔板;
所述籠體遠離所述誘餌放置框的一端設有第一捕捉門,所述第一捕捉門包括上擋板,所述上擋板的下方設有下擋板,所述上擋板和所述下擋板之間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所述上擋板遠離所述誘餌放置框的一側設有兩個第一擋塊,所述下擋板遠離所述誘餌放置框的一側設有兩個第二擋塊,所述下擋板的底部均勻等間距的設有若干尖刺,所述籠體的中央位置設有第二捕捉門,且所述第一捕捉門和第二捕捉門的結構相同。
優選的,所述籠體遠離所述誘餌放置框的一端呈開口狀。
優選的,所述釋放孔的底部呈半圓狀,且所述圓筒出口與所述釋放孔的底部外圍圈緊密焊接。
優選的,所述插板與所述釋放孔插接配合,所述插板的頂部設有提手,所述插板的左右兩側還對稱設有滑條,且所述滑條與所述滑槽滑動配合。
優選的,所述隔板采用透明的硬質材質制成,且所述隔板上設有若干透氣孔。
優選的,所述上擋板的頂部設有轉桿,且所述轉桿的兩端與所述圓孔轉動配合。
優選的,所述第二擋塊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50度至60度,所述尖刺與所述籠體底部之間的距離為1.5至1.8c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連續捕鼠籠通過設置的釋放孔和插板,在將老鼠捕捉之后,只需要將插板向上提起,便能夠很方便的將老鼠倒入其他的盛裝物進行裝載,并且在插板自身的重力下,也能下滑至釋放孔內,進而防止老鼠外逃,并且操作簡單,而通過將圓筒出口設置的直徑較小,進一步防止老鼠的逃脫。
2、本連續捕鼠籠通過在第一擋塊和第二擋塊的作用下,使上擋板和下擋板只能向誘餌放置框一側轉動,并且由于老鼠天性喜歡鉆洞,老鼠會通過尖刺的底部,并推動下擋板向第二捕捉門一側移動,在進入第一捕捉門和第二捕捉門之間,老鼠想要退出時,向后退的老鼠會被傾斜的尖刺扎入身體,進而亂竄的老鼠繼續通過第二捕捉門方向移動,并進入第二捕捉門和隔板之間,避免老鼠的逃脫,當繼續進入另一只老鼠時,此時另一只老鼠通過第一捕捉門進入后,留在第二捕捉門和隔板之間的老鼠也不會從撐開的第一捕捉門底部逃跑,大大降低老鼠突圍的可能性,方便一次性捕捉更多的老鼠,更加省時省力。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不僅能夠更加有效的減少老鼠逃跑的概率,并且方便一次性捕捉更多的老鼠,更加省時省力。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譚國鴻,未經譚國鴻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12433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