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培養樹苗直徑測量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102801.5 | 申請日: | 2018-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12107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峙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1/08 | 分類號: | G01B11/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培養 樹苗 直徑 測量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培養樹苗直徑測量器,包括勻速動力軌道車、觸發對射吊架、記錄控制器、無線數據外發器及功率電池,勻速動力軌道車通過脈沖接口連接到記錄控制器,觸發對射吊架的輸出口連接到記錄控制器,記錄控制器分別連接到無線數據外發器和功率電池,勻速動力軌道車的電源端連接到功率電池。本實用新型通過勻速經過經濟林樹木,通過樹木對激光信號的阻斷時間結合整個設備的移動速度,從而有效檢測出樹木的直徑,并且該檢測可以連續檢測一排樹木,因此效率高、準確性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培養樹苗直徑測量器。
背景技術
種植前的培養樹苗的直徑變化直接決定了樹苗的生長狀態和生長質量,對整個種植區域內的樹苗直徑的有效測量將使管理人員能夠較好的掌握和統計樹木的生長情況,但是由于種植區域內樹苗數量巨大,如果采用傳統的人工測量樹木直徑效率會非常低,而且誤差也會很大,目前針對此類情況基本還沒有相關的智能設備應用于大面積樹木直徑的測量,一些小型的智能直徑測量設備也只能通過人工來一棵一棵的測量,因此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能夠快速準確高效測量樹苗直徑的培養樹苗直徑測量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培養樹苗直徑測量器,包括勻速動力軌道車、觸發對射吊架、記錄控制器、無線數據外發器及功率電池,所述的勻速動力軌道車通過脈沖接口連接到記錄控制器,所述的觸發對射吊架的輸出口連接到記錄控制器,所述的記錄控制器分別連接到無線數據外發器和功率電池,所述的勻速動力軌道車的電源端連接到功率電池。
上述的培養樹苗直徑測量器,其中,所述的勻速動力軌道車內部包括了步進電機23HY5604-CP作為運動動力源和PWM輸入的兩相雙極步進電機驅動芯片TB67S508FTG。
上述的培養樹苗直徑測量器,其中,所述的觸發對射吊架包括常閉發射觸頭和感應接收觸頭,所述的常閉發射觸頭采用了激光發射LED,所述的感應接收觸頭采用了M8型激光接收傳感器。
上述的培養樹苗直徑測量器,其中,所述的記錄控制器采用了16BIT數據位MCU芯片MC9S12XS128。
上述的培養樹苗直徑測量器,其中,所述的無線數據外發器采用了1GHz頻率無線數傳模塊。
本實用新型通過勻速經過培養樹苗,通過樹苗對激光信號的阻斷時間結合整個設備的移動速度,從而有效檢測出樹苗的直徑,并且該檢測可以連續檢測一排樹苗,因此效率高、準確性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培養樹苗直徑測量器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培養樹苗直徑測量器的工作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請參見圖1和圖2所示,一種培養樹苗直徑測量器,包括勻速動力軌道車1、觸發對射吊架2、記錄控制器3、無線數據外發器4及功率電池5,所述的勻速動力軌道車1通過脈沖接口連接到記錄控制器3,所述的觸發對射吊架2的輸出口連接到記錄控制器3,所述的記錄控制器3分別連接到無線數據外發器4和功率電池5,所述的勻速動力軌道車1的電源端連接到功率電池5。
所述的勻速動力軌道車1內部包括了步進電機23HY5604-CP作為運動動力源和PWM輸入的兩相雙極步進電機驅動芯片TB67S508FTG。
所述的觸發對射吊架2包括常閉發射觸頭6和感應接收觸頭7,所述的常閉發射觸頭6采用了激光發射LED,所述的感應接收觸頭7采用了M8型激光接收傳感器。所述的觸發對射吊架2的高度高于檢測樹苗,因此能夠將常閉發射觸頭6設置在檢測樹苗一端,而感應接收觸頭7設置在檢測樹苗另外一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峙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峙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10280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功能建筑工程測量尺
- 下一篇:一種陽光利用率高的茶葉晾曬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