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生物質成型燃料與煤直接耦合制粉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98692.4 | 申請日: | 2018-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953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5 |
| 發明(設計)人: | 倪剛;楊章寧;何維;莫春鴻;張山鷹;張秀昌;安維宏;孔紅兵;呂小亮;董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K1/00 | 分類號: | F23K1/00;F23K3/02;F23N1/02;B02C23/00;B02C23/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賴元章 |
| 地址: | 643001 四川省自***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質粉 磨煤機 煤粉燃燒器 制粉系統 燃燒器 連通 生物質成型燃料 煤粉管道 輸煤皮帶 一次風管 直接耦合 給料機 電站煤粉鍋爐 本實用新型 生物質燃料 安全運行 高效燃燒 管道閥門 熱一次風 生物質倉 粉管道 生物質 煤倉 在役 成型 保證 燃料 燃燒 改造 投資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生物質成型燃料與煤直接耦合制粉系統,包括依次相互連通的輸煤皮帶、煤倉、給料機、與第一冷一次風管和第二冷一次風管及熱一次風管相連通的磨煤機、煤粉燃燒器,輸煤皮帶與給料機之間設有生物質倉,磨煤機還與生物質粉燃燒器連通,磨煤機與煤粉燃燒器之間的煤粉管道上設有與生物質粉燃燒器連通的生物質粉管道,并在生物質粉管道和煤粉管道后端分別設有一個管道閥門。本制粉系統可行性較高,改造成本較低,適用于目前在役大部分電站煤粉鍋爐,投資成本低,并且可實現煤與生物質兩種燃料的快速無漏切換燃燒,保證磨煤機安全運行,實現生物質粉燃燒器與煤粉燃燒器間的切換,保證成型生物質燃料穩定高效燃燒。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站燃煤鍋爐燃燒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生物質成型燃料與煤直接耦合制粉系統。
背景技術
大多數生物質含有較高比例的難磨的纖維素等物質,常規磨煤機很難將生物質磨制為跟煤粉同樣的粒徑,在現有常規磨煤機系統上進行生物質的磨制時,如生物質給料量過大,易導致磨煤機電流超標而影響磨煤機性能,造成一次風管道堵塞,影響系統安全運行,并增加電廠能耗及損傷設備。
目前,大型煤粉鍋爐摻燒生物質主要有三種解決方案:第一種方案是煤和生物質進入同一磨煤機進行磨制,然后送入下游系統;第二種方案是煤和生物質分別用獨立的磨煤機和送粉管道,但磨制后的粉料通過同一燃燒器進入爐膛;第三種方案是煤和生物質通過獨立的磨煤機磨制后,再用各自的燃燒器進入爐膛。但這三種方案均存在自己的一些問題:
第一種方案是將煤與生物質在爐外預混后進入同一磨煤機進行磨制,由于生物質成型燃料的揮發份遠高于貧煤,生物質制粉系統通風量,入磨風溫,磨煤機出口溫度,及煤粉細度均與原煤差別較大,預混送入磨煤機后,磨煤機相關參數選擇無法同時兼顧兩種燃料燃燒所需,且影響磨煤機性能,降低磨煤機的經濟性。
另外,生物質成型燃料揮發分Vdaf一般大于60%,兩種燃料的一次風速、一次風率及一次風溫選取差別較大,原煤粉燃燒器的穩燃措施也不再適用于生物質燃料,所以生物質燃料和煤很難適用于同一種燃燒器。
第二種方案解決了制粉系統的問題,但是未解決生物質燃燒器的問題,并且初期投資成本高昂,短期內很難收回成本。
第三種方案能有效解決制粉系統和燃燒器的問題,但存在初期投資成本高昂,短期內很難收回成本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生物質成型燃料與煤直接耦合制粉系統。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生物質成型燃料與煤直接耦合制粉系統,包括依次相互連通的燃料輸送裝置、煤倉、給料機、磨煤機、以及布置于鍋爐爐膛上的煤粉燃燒器,所述的燃料輸送裝置與給料機之間設有生物質倉,所述的磨煤機還與布置于鍋爐爐膛上的生物質粉燃燒器連通。
進一步的,一根第一冷一次風管和一根熱一次風管分別與所述的磨煤機連通。
進一步的,一根第二冷一次風管與所述的磨煤機連通。
通過新增布置的第二冷一次風管向磨煤機內通入干燥風,并使其與從第一冷一次風管和熱一次風管通入的干燥風進行混合,并調節好生物質燃料對磨煤機制粉系統所需的通風量、入磨風溫、生物質成型燃料出磨煤機溫度等參數,使磨煤機適用于生物質燃料的磨制,保證磨煤機制粉性能,從而使磨煤機磨制出滿足生物質燃料燃燒要求的成型生物質粉燃料。
進一步的,所述的燃料輸送裝置為輸煤皮帶。
進一步的,所述的燃料輸送裝置、煤倉、生物質倉、給料機以及磨煤機之間通過連接管道相互連通,磨煤機與煤粉燃燒器之間通過煤粉管道相互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9869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熱二次風及煙氣余熱利用系統和火力發電機組
- 下一篇:鍋爐混合配煤輸送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