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軟土地基的重力型裝配式生態駁岸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98594.0 | 申請日: | 2018-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6863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6 |
| 發明(設計)人: | 顧寬海;彭瑋;程澤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航道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3/06 | 分類號: | E02B3/06;E02D27/18 |
| 代理公司: | 31332 上海互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余毅勤<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20003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制 小沉箱 軟土地基 加固體 重力型 裝配式 本實用新型 凹凸式 種植土 地基 生態 基礎處理 結構安全 箱體內部 荷載 水平力 岸邊 河道 節能 環保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用于軟土地基的重力型裝配式生態駁岸結構,包括預制箱體、預制小沉箱、地基加固體和種植土料;地基加固體的頂部設有預制小沉箱,預制小沉箱的頂部設有若干個預制箱體,若干個預制箱體的前后均呈臺階布置,每個預制箱體內部設有種植土料;預制小沉箱采用凹凸式與預制箱體相固定連接,相鄰兩個預制箱體之間均采用凹凸式相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適用于軟土地基的重力型裝配式生態駁岸結構通過對河道岸邊的軟土地基先進行基礎處理,然后在處理后的基礎加固體上設置預制小沉箱和預制箱體,共同形成重力型裝配式的生態駁岸結構,墻后的水平力等荷載由駁岸結構承擔而達到結構安全穩定、可靠的作用,又能達到高效、節能、綠色、環保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駁岸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適用于軟土地基的重力型裝配式生態駁岸結構。
背景技術
生態駁岸是一種既能起到生態環保的作用、又兼具景觀功能、且能防止水土流失的擋墻。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人們對自身所居住的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天更藍,水更清,同時,隨之出現裝配式建筑的工程理念,人們的期望更高,也就是要求建筑工程建設中盡量使用高效、節能、綠色、環保的建設手段。目前,大部分的河道整治主要為滿足防洪排澇的需要進行建設,一般在軟土地基中常常采用樁基基礎的低樁承臺方案,即樁基基礎上的現澆L型擋墻駁岸,其以預制樁基和現場澆筑為主,形成灰色結構,不僅將河水與土人為的分割開,難以形成水土自由交換使河水自凈,而且由于采用大量的現澆結構需要大量的模板,工期也較長,建筑材料浪費也很多,不高效、節能、環保。目前,在軟土地基上建設駁岸尚未有一種不采用樁基基礎,又不采用現澆混凝土,就能達到高效、節能、環保、美化城市景觀和滿足防洪排澇需要的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訴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軟土地基的重力型裝配式生態駁岸結構。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一種適用于軟土地基的重力型裝配式生態駁岸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預制箱體、預制小沉箱、地基加固體和種植土料;所述地基加固體的頂部設置有預制小沉箱,預制小沉箱的頂部設置有若干個預制箱體,若干個預制箱體的前后均呈臺階布置,每個預制箱體的內部設置有種植土料;所述預制小沉箱采用凹凸式與預制箱體相固定連接,相鄰兩個預制箱體之間均采用凹凸式相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預制小沉箱包括預制小沉箱墻壁和預制小沉箱底板,所述預制小沉箱底板的頂部設置有預制小沉箱墻壁,預制小沉箱墻壁的頂部設置有預制小沉箱壁的凹槽和預制小沉箱壁的左右凹凸槽。
優選地,所述預制箱體的頂部設置有預制箱體的凹槽和預制箱體的左右凹凸槽,預制箱體的底部設置有預制箱體的凸槽和預制箱體的左右凹凸槽。
優選地,所述預制箱體的后方設置有回填料。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
本實用新型適用于軟土地基的重力型裝配式生態駁岸結構通過對河道岸邊的軟土地基先進行基礎處理,然后在處理后的基礎加固體上設置預制小沉箱和預制箱體,共同形成重力型裝配式的生態駁岸結構,墻后的水平力等荷載由駁岸結構承擔而達到結構安全穩定、可靠的作用,又能達到高效、節能、綠色、環保的目的,具有工廠化制作、施工快、資源浪費少、生態環保等特點,適用于軟土地基、環境要求高、工期緊等地方,應用前景廣闊。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適用于軟土地基的重力型裝配式生態駁岸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航道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航道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985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