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加速器室管道穿墻洞口輻射屏蔽防護裝置及加速器室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97953.0 | 申請日: | 2018-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241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希軒;熊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02 | 分類號: | F16L5/02;G21F1/12;E04H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 地址: | 10003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穿墻 輻射屏蔽 隔離層 加速器 射線 防護裝置 洞口 本實用新型 應用前景廣闊 環繞設置 即插即用 緊密貼合 現場安裝 洞口處 墻洞口 外周面 插裝 封堵 外周 改建 施工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加速器室管道穿墻洞口輻射屏蔽防護裝置,包括管道和射線隔離層,射線隔離層環繞設置在管道的外周面上,且與管道的外周面緊密貼合。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加速器室管道穿墻洞口輻射屏蔽防護裝置,射線隔離層與管道做成一個整體,現場安裝時,直接將管道插裝在穿墻洞中并使射線隔離層封堵在墻洞口外,施工簡便,即插即用,能很好地解決管道穿墻洞口處的輻射屏蔽問題,適用于新建和改建的診室,應用前景廣闊。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加速器室穿墻洞口輻射防護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加速器室管道穿墻洞口輻射屏蔽防護裝置及加速器室。
背景技術
加速器室外墻很厚,通常混凝土外墻厚度達到1米左右;在治療室入口還采用了迷道設計;治療室的門也采用1米厚的復合材料防護門。這些設計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防止輻射射線的外溢。而加速器室內需要供電和空調,所以外墻會有管道穿墻洞洞口,國內現有醫院的加速器室一般洞口都沒有做輻射屏蔽設計,由于管線太多也不好進行封堵,所以這么嚴防死守的維護結構屏蔽,全因為穿墻洞口的外露而被破壞了,做了那么厚的外墻和外門也都沒有了意義,達不到屏蔽防護的要求。
又由于加速器室一般都是緊挨著治療室外墻和門口,就診人員的等候區一般也是在這里,對于長期工作在這里的醫務人員和就診患者,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國外的這種做法采用物理防輻射形式,穿墻洞口也做成“已”字彎迷道的形式,這樣由于射線只能走直線的特性,靠兩側的“已”字彎墻體進行屏蔽防護輻射。但是,這種屏蔽防護設計太理想化,由于這個“已”字彎迷道要求管道是由兩個彎頭連接而成的,如果墻體做成了這種形式,兩個彎頭根本就安裝不進去。因為我們想想俄羅斯方塊這個游戲就明白了,這個管道是做不出來的,除非墻體沒澆筑的時候把管道預制進去。可國內現階段的施工能力達不到這么精準的預制,而且這個管道如果壞了或者漏了。這么預制進去的根本就換不了。還有一個缺點就是管道的彎頭制作是有規范的,是需要1.5倍的管道直徑的,如果我們已 320厚的管道為例,那么做這么個已字彎就需要有吊頂凈空最少為0.32x1.5x2+0.32=1.28 米的空間,即使采用風管聯箱最少也需要0.32x2=0.64米的吊頂凈空,所以太浪費建筑高度,普通的建筑層高是滿足不了的,國內工程也不可能為了做這個已字彎把層高加高1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加速器室管道穿墻洞口輻射屏蔽防護裝置,現場施工簡便,能有效地解決醫療加速室管道穿墻洞口處的輻射屏蔽問題。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加速器室管道穿墻洞口輻射屏蔽防護裝置,包括管道和射線隔離層,所述射線隔離層環繞設置在所述管道的外周面上,且與所述管道的外周面緊密貼合。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加速器室管道穿墻洞口輻射屏蔽防護裝置100,將射線隔離層 2與管道1做成一個整體,現場安裝時,直接將管道插裝在穿墻洞中并使射線隔離層2封堵在穿墻洞口外,施工簡便,即插即用,能很好地解決管道穿墻洞口處的輻射屏蔽問題,適用于新建和改建的診室,應用前景廣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射線隔離層包括γ射線隔離層和中子射線隔離層,其中,所述γ射線隔離層環繞設置在所述管道的外周面上,且與所述管道的外周面緊密貼合;所述中子射線隔離層環繞設置在所述γ射線隔離層的外周面上,且與所述γ射線隔離層的外周面緊密貼合。
根據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實施例,所述γ射線隔離層為鉛板層。
根據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實施例,所述鉛板層在所述管道徑向方向的厚度為4~10mm。
根據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實施例,所述中子射線隔離層為含硼聚乙烯層。
根據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實施例,所述含硼聚乙烯層在所述管道徑向方向的厚度為 55~6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9795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