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及其落水自動浮起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96709.2 | 申請日: | 2018-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086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碧瑤;張祁;高原;姚景天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R21/00 | 分類號: | B60R2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64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體發生器 安全氣囊 第一殼體 電磁鎖 浮起 落水 推桿 本實用新型 浮起裝置 降壓裝置 驅動機構 入水口 移動板 鉸接 連通 電池 汽車 氣體發生劑 第二殼體 殼體內部 氣體出口 氣體入口 汽車內部 汽車外部 輸氣管道 保障車 出水口 輸出端 體內 供電 安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及其落水自動浮起的裝置,包括降壓裝置和浮起裝置;降壓裝置包括:第一殼體和驅動機構;第一殼體的入水口與汽車外部連通,其出水口與汽車內部連通;第一殼體的入水口處鉸接有移動板;驅動機構包括:電池、電磁鎖和推桿;電池用于為電磁鎖供電;推桿的一端鉸接在第一殼體內部,另一端頂在移動板上;電磁鎖設置有輸出端;浮起裝置包括:第二殼體、氣體發生器和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和安全氣囊設置與第二殼體內;氣體發生器內設置有點火具和氣體發生劑;氣體發生器的氣體出口通過輸氣管道與安全氣囊的氣體入口相連通。本實用新型能夠使落水的汽車實現自動浮起,保障車內人員的安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落水浮起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汽車及其落水自動浮起的裝置。
背景技術
最近這幾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進一步嚴重,極端氣候災害頻發。在各中大城市經常發生小汽車在路上、在橋洞里面、在地下停車庫被洪水淹沒的事故;也經常發生汽車司機操作失誤而墜水事故,人因為汽車發生落水而溺水死亡的事故比比皆是,事故中車上人員常常因為汽車落水沉底而未能及時逃生而遇難,這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現有的汽車上都沒有汽車落水浮力系統或自救系統,亟需一種汽車落水浮起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及其落水自動浮起的裝置,以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能夠使落水的汽車實現自動浮起,保障車內人員的安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汽車落水自動浮起的裝置,包括:降壓裝置和浮起裝置;降壓裝置包括:第一殼體和驅動機構;第一殼體固定安裝在汽車車門的內壁上;第一殼體設置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其入水口與汽車外部連通,其出水口與汽車內部連通;第一殼體設置的入水口處鉸接有移動板,移動板用于封蓋入水口;驅動機構包括:電池、電磁鎖和推桿;電磁鎖固定在第一殼體內部;電池用于為電磁鎖供電;推桿的一端鉸接在第一殼體內部,另一端頂在移動板上;電磁鎖設置有輸出端,電磁鎖通電后,電磁鎖的輸出端能夠推動推桿轉動同時使移動板打開;浮起裝置包括:第二殼體、氣體發生器和安全氣囊;第二殼體和氣體發生器固定安裝在汽車的內壁上;氣體發生器和安全氣囊設置與第二殼體內;氣體發生器內設置有點火具和氣體發生劑;氣體發生器的氣體出口通過輸氣管道與安全氣囊的氣體入口相連通,安全氣囊通入氣體后能夠膨脹至汽車外部。
進一步的,還包括:輸水管道;第一殼體的出水口與輸水管道的入水口相連通,輸水管道的出水口通至汽車車內預設位置;輸水管道上設置有單向閥。
進一步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均為防水外殼。
進一步的,電磁鎖設置有手動或聲動開關。
進一步的,浮起裝置的輸氣管道上設置有篩網。
進一步的,還包括;支撐架;支撐架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安裝在汽車車門內壁上;氣體發生器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安裝在支撐架上。
進一步的,安全氣囊的數量為2個以上。
進一步的,點火具設置有手動開關。
進一步的,還包括:水位傳感器;水位傳感器的采集端固定設置于汽車外壁的預設位置,用于采集預設位置的水位;水位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與點火具的信號接收端相連接。
一種汽車,汽車上設置有本實用新型上述的汽車落水自動浮起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多數車輛在浸入水后,由于車內外壓強會導致車門無法開啟,從而使司乘人員殞命。本實用新型的裝置,能夠使落水的汽車在短時間迅速實現自動浮起,可避免因為水壓而導致車窗無法正常打開所造成的事故;汽車浮起之后,可以打開車門自救,也可在車內等待被救援。本實用新型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應用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967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