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微流控芯片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96154.1 | 申請日: | 2018-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8245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7 |
| 發明(設計)人: | 顧悅;蔣理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迪亞萊博(張家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L3/00 | 分類號: | B01L3/00;G01N33/533;G01N33/577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 |
| 地址: | 215634 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流控芯片 混勻管道 檢測 包被 本實用新型 捕獲抗體 芯片蓋板 芯片基板 反應腔 加樣口 載體膜 熒光檢測信號 熒光微球標記 可重復性 項目聯合 芯片生產 廢液槽 復溶 可控 體膜 封裝 樣本 芯片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基板和芯片蓋板,所述芯片蓋板上開設有用于添加檢測樣本的加樣口,所述芯片基板上依次開設有位于所述加樣口下方的反應腔、與所述反應腔相連通的混勻管道、與所述混勻管道相連通的檢測管道以及廢液槽,所述混勻管道中包被有用于提供熒光檢測信號的熒光微球標記試劑,所述檢測管道中裝載有載體膜,所述載體膜上包被有至少一種捕獲抗體試劑。本實用新型的微流控芯片能夠實現試劑復溶體積以及反應時間嚴格可控,提高了檢測可重復性;封裝簡單,極大地簡化芯片生產工藝,提高芯片產量;在載體膜中不同的區域可以包被一種以上捕獲抗體,實現多項目聯合檢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體外診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進行床旁診斷(POCT)的微流控芯片。
背景技術
床旁診斷(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即通過借助小型化或適中的桌面式設備或試劑對患者進行現場快速診斷。由于POCT檢測方法具有操作簡單便捷、檢測系統易維護、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檢測、檢測成本低等特點,POCT檢測產品逐漸被市場所接受以及推廣。
現有技術中用于疾病診斷的POCT檢測產品按照檢測方法學或產品材料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層析POCT檢測技術和微流控POCT檢測技術。
層析POCT檢測技術已經有三十多年發展歷史,目前市場上POCT檢測的主導產品就是基于層析技術開發。基于層析技術開發的POCT產品雖然技術成熟技術門檻低,但是由于其結構不封閉導致檢測易受到外界環境干擾,并且樣本流動不受控制,檢測個體之間差異大,從而影響到檢測靈敏度和檢測重復性,無法滿足檢驗科醫生對臨床診斷的檢測性能要求。
微流控芯片POCT檢測技術是近十年發展起來的快速檢測技術。由于微流控技術擁有樣本流動控制、芯片封閉、管道微小、可控性強等特點,使得微流控芯片POCT檢測技術的檢測靈敏度和檢測重復性相比于層析POCT檢測技術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因此微流控芯片POCT檢測技術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青睞。
現有技術中微流控芯片POCT檢測產品根據樣本驅動方式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被動式微流控檢測芯片,即通過芯片中的微小管道來提供毛細力而驅動樣本在芯片中的流動。被動式微流控芯片POCT雖然檢測方式簡單,對檢測系統要求低,但是整個樣本檢測反應控制性不強,試劑反應隨機性大。被動式微流控芯片中含有的試劑反應腔預先填埋有干燥的反應試劑,當樣本流入該試劑腔后復溶所干燥的試劑。該復溶過程隨機,樣本復溶體積和復溶過程不可控,從而導致檢測重復性不佳,其檢測重復性與層析POCT檢測技術相比并無明顯改善。
另一類微流控芯片POCT檢測產品則是主動式微流控檢測芯片,即通過外部作用力如氣壓力、機械力、離心力、電動力等方式驅動樣本在芯片中的流動。主動式微流控芯片POCT則對檢測樣本和試劑的流動和混勻反應過程精準控制,從而大大提高試劑檢測重復性和檢測靈敏度。但是以整合磁微粒檢測技術的主動式微流控芯片POCT,由于包被不同抗體的磁微粒不能通過磁場進行分離,因此該檢測技術最主要的缺陷是只能進行單項目檢測,在單通道微流控芯片中不能同時進行多項目檢測。以整合壓力閥的主動式微流控芯片POCT,由于需要在芯片中整合彈性薄膜,而使得整個芯片封裝工藝變得極為復雜,導致芯片制造產量低下。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種能夠實現現場快速、準確、高靈敏且多項目定量檢測的微流控芯片。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基板和芯片蓋板,所述芯片蓋板上開設有用于添加檢測樣本的加樣口,所述芯片基板上依次開設有位于所述加樣口下方的反應腔、與所述反應腔相連通的混勻管道、與所述混勻管道相連通的檢測管道以及廢液槽,所述混勻管道中包被有用于提供熒光檢測信號的熒光微球標記試劑,所述檢測管道中裝載有載體膜,所述載體膜上包被有至少一種捕獲抗體試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檢測管道的深度為50μm-1000μm;廢液槽的深度為0.2mm-2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迪亞萊博(張家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迪亞萊博(張家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9615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