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壓電場環境實驗室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93152.7 | 申請日: | 2018-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116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7 |
| 發明(設計)人: | 蔡振才;蔡建賓;林德源;陳云翔;陳云;郝文魁;馬光;韓紀層;洪毅成;周澤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三明供電公司;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丘鴻超 |
| 地址: | 350003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下極板 上極板 高壓電場環境 試驗平臺 試驗裝置 高壓試驗變壓器 本實用新型 電場 操作空間 常規構件 電場分布 電力試驗 靈活調整 試驗操作 相對設置 接地 均壓環 圓盤狀 底盤 盤底 盤沿 平行 制造 | ||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高壓電場環境實驗室試驗裝置,裝置包括:形狀尺寸相同的圓盤狀的上極板和下極板;所述上極板和下極板的盤沿上各設置有一個均壓環;所述上極板和下極板的盤底平行且相對設置;所述上極板連接高壓試驗變壓器;所述下極板接地。其制造簡單、成本低廉,充分利用了電力試驗中能夠接觸到的常規構件,實現了設計目的并且具備優越的性能,提供了均勻的電場分布和適合的試驗平臺。本實施例裝置在上極板和下極板之間產生了足夠均勻的電場,并可以通過控制上極板和下極板的間距靈活調整電場強度;下極板的底盤作為試驗平臺,提供了足夠寬的操作空間,可以容易進行各種試驗操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力試驗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壓電場環境實驗室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在高溫沿海環境下,電力系統中關鍵金屬材料腐蝕十分嚴重,導致維護成本很高。目前的研究或者集中在腐蝕環境對金屬材料的影響,或者集中電場/磁場對金屬材料使用行為的影響,而電力系統金屬材料服役于強交變電場大氣環境,電磁場和使用環境對金屬材料的使用行為的影響目前還處于研究的空白。因此設計一種簡便易行、安全可靠、應用于高電場的腐蝕裝置對于模擬研究電場和腐蝕介質對金屬材料服役行為的影響十分重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方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可靠、易實現的裝置,可以靈活調整和控制電場強度,并能夠配合各種類型腐蝕試驗的實施,為研究電場強度對金屬材料腐蝕行為的影響的提供基本的實施基礎。
本實用新型具體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壓電場環境實驗室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形狀尺寸相同的圓盤狀的上極板和下極板;所述上極板和下極板的盤沿上各設置有一個均壓環;所述上極板和下極板的盤底平行且相對設置;所述上極板連接高壓試驗變壓器;所述下極板接地。
優選地,所述上極板通過多根絕緣繩懸掛在絕緣支架上,且盤底朝下,并通過水準泡調平;所述下極板放置在水平板上,且底盤朝上。
優選地,所述絕緣繩為無塵石棉扭繩。
優選地,所述絕緣支架由絕緣子搭成。
優選地,所述上極板和下極板的材質為不銹鋼;所述均壓環為表面由銅箔或錫箔覆蓋的圓環管。
優選地,所述上極板和下極板的盤底為圓形平面,盤底的邊沿以倒圓角過渡到盤壁。
優選地,所述上極板通過鋼管連接高壓試驗變壓器,所述鋼管上設置有保護電阻,所述保護電阻的兩端設置有均壓環。
優選地,所述保護電阻為水電阻,阻值80KΩ。
優選地,所述上極板和下極板有兩組,兩個所述上極板串聯并連接高壓試驗變壓器。
本實用新型及其優選方案提供的裝置設計方案制造簡單、成本低廉,充分利用了電力試驗中能夠接觸到的常規構件,實現了設計目的并且具備優越的性能,提供了均勻的電場分布和適合的試驗平臺。本實施例裝置在上極板和下極板之間產生了足夠均勻的電場,并可以通過控制上極板和下極板的間距靈活調整電場強度;下極板的底盤作為試驗平臺,提供了足夠寬的操作空間,可以容易進行各種試驗操作;由于整體試驗裝置結構精簡且體積較小,還可以與其他設備配套,靈活搭建各種試驗所需的模擬環境。本實用新型裝置還通過采用均壓環屏蔽電極圓盤、導線管與保護電阻接線處等尖端的方式,使裝置更加穩定運行,并大大提升了安全性,本實用新型裝置在750KV/m強度的電場環境中仍能夠穩定、安全運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整體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整體結構側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保護電阻設置方式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三明供電公司;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三明供電公司;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9315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