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排污的水產養殖循環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83266.3 | 申請日: | 2018-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009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8 |
| 發明(設計)人: | 祝璟琳;楊弘;李大宇;肖煒;鄒芝英;曹勇;喻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B01D21/02 | 分類號: | B01D21/02;B01D21/24;B01D36/04;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紅梅 |
| 地址: | 21408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沉淀倉 電磁排污閥 錐形排污口 回水池 水產養殖 本實用新型 循環系統 自動排污 總回水管 控制箱 養殖桶 排出循環系統 隔離網罩 固體污垢 排污技術 污水流速 回流水 回水口 減速板 沉降 污垢 連通 隔離 排污 污水 | ||
本實用新型水產養殖排污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自動排污的水產養殖循環系統,包括若干個養殖桶,所述養殖桶的回水口通過總回水管與錐形沉淀倉連通,所述錐形沉淀倉置于回水池內,且在所述錐形沉淀倉內設有用于將總回水管流進錐形沉淀倉內污水流速降低的回流水減速板,在所述錐形沉淀倉頂部設有用于隔離污水中污垢的隔離網罩,所述錐形沉淀倉底部的錐形排污口置于回水池的底部,所述錐形排污口設有電磁排污閥,所述電磁排污閥與控制箱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回水池中設置錐形沉淀倉,并在錐形沉淀倉底部的錐形排污口設置電磁排污閥,并通過控制箱控制電磁排污閥定時排污,能夠有效將沉降下來的固體污垢排出循環系統。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養殖循環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自動排污的水產養殖循環系統,屬于水產養殖排污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人們需要向水中投放餌料,這些餌料一部分被吃掉,一部分沉降到水底,在養殖桶底部形成殘餌糞便等固體雜物;水產養殖循環系統是將養殖廢水處理后再重新利用的一種技術,但是現有的循環系統,運行成本較高,結構較復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自動排污的水產養殖循環系統,通過在回水池中設置錐形沉淀倉,并在錐形沉淀倉底部的錐形排污口設置電磁排污閥,并通過控制箱控制電磁排污閥定時排污,能夠有效將沉降下來的固體污垢排出循環系統,結構簡單,運行成本低。
為實現以上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排污的水產養殖循環系統,包括若干個養殖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桶的回水口通過總回水管與錐形沉淀倉連通,所述錐形沉淀倉置于回水池內,且在所述錐形沉淀倉內設有用于將總回水管流進錐形沉淀倉內污水流速降低的回流水減速板,在所述錐形沉淀倉頂部設有用于隔離污水中污垢的隔離網罩,所述錐形沉淀倉底部的錐形排污口置于回水池的底部,所述錐形排污口設有電磁排污閥,所述電磁排污閥與控制箱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回水池的側壁設有水位傳感器,所述水位傳感器從上到下貫穿整個回水池的側壁,所述水位傳感器通過數據總線與控制箱連接。
進一步地,在所述回水池上部設有電磁補水閥,進水管通過電磁補水閥與回水池連通,所述電磁補水閥通過電磁補水閥控制線與控制箱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循環泵、高速過濾砂缸和紫外殺菌器,所述回水池通過循環泵與高速過濾砂缸連通,所述高速過濾砂缸經紫外殺菌器與多個養殖桶的進水口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循環泵通過循環泵控制線與控制箱連接,所述紫外殺菌器通過殺菌器控制線與控制箱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養殖桶的進水口設有進水閥,排水口設有排水閥,回水口設有回水閥,且所有的進水口連通,所有的回水口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回流水減速板將錐形沉淀倉分隔為大小不同的兩個容置空間,分別為大容置空間和小容置空間,所述總回水管與小容置空間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電磁排污閥通過電磁排污閥控制線與控制箱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回水池中設置錐形沉淀倉,錐形沉淀倉設置回流水減速板和隔離網罩,保證回流水中的固體污垢沉淀在錐形沉淀倉底部,并在錐形沉淀倉底部的錐形排污口設置電磁排污閥,并通過控制箱控制電磁排污閥定時排污,能夠有效將沉降下來的固體污垢排出循環系統;
2)本實用新型在回水池的側壁設置了水位傳感器,能夠實時監測排污過程中的水位,并在回水池的上部設置了電磁補水閥,當水位降低到預設值時,控制器控制電磁補水閥打開進行注水,補充系統排污導致的水量流失,確保系統在正常水位運行;
3)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排污的水產養殖循環系統結構簡單,運行成本低。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832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樣沉淀裝置
- 下一篇:水泥窯CCS系統生產廢水再利用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