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燃氣內燃機多能互補能源站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78136.0 | 申請日: | 2018-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955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廣會;張鑫;孫振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民電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G5/02 | 分類號: | F02G5/02;F02B63/04;F25B13/00;F25B15/06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 地址: | 276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泵機組 余熱利用 內燃發電機組 輸出端連接 機組 本實用新型 能源站系統 燃氣內燃機 輸入端連接 多能互補 熱能回收系統 天然氣源 用戶提供 煙氣 市電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燃氣內燃機多能互補能源站系統,該系統包括內燃發電機組、熱泵機組和余熱利用機組;所述內燃發電機組的輸入端連接天然氣源,所述內燃發電機組的輸出端連接用能方,所述內燃發電機組的煙氣輸出端連接余熱利用機組;所述熱泵機組的輸入端連接市電,所述熱泵機組的輸出端連接用能方;所述熱泵機組的熱能回收系統連接余熱利用機組;所述余熱利用機組的輸出端連接用能方。本實用新型利用熱泵機組和余熱利用機組給用戶提供所需能量。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一種應對天然氣短缺的燃氣內燃機多能互補能源站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一般采取燃氣內燃機、燃氣調峰鍋爐、溴化鋰機組為核心的能源站配置。該模式具有一定優勢,但同時也有該組合的劣勢。如目前天然氣價格及保供形式突出的前提下,使用天然氣一種能源來供應必然增加該系統的不確定性及穩定性,尤其內燃機運用場合大都在公共建筑物,即增加了該系統的風險。
因此,如何設計一種以天然氣燃料為主,電力設備為輔的多能互補能源站系統,仍是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公開提供了一種燃氣內燃機多能互補能源站系統,利用熱泵機組和余熱利用機組給用戶提供所需能量。
本公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燃氣內燃機多能互補能源站系統,該系統包括內燃發電機組、熱泵機組和余熱利用機組;
所述內燃發電機組的輸入端連接天然氣源,所述內燃發電機組的輸出端連接用能方,所述內燃發電機組的煙氣輸出端連接余熱利用機組;
所述熱泵機組的輸入端連接市電,所述熱泵機組的輸出端連接用能方;所述熱泵機組的熱能回收系統連接余熱利用機組;
所述余熱利用機組的輸出端連接用能方。
進一步的,所述內燃發電機組包括發電機、發動機和供氣裝置,其中,
所述發電機的動力輸入端與發動機的動力輸出端相連接,所述發電機的動力輸出端連接用能方;
所述供氣裝置的進氣口與天然氣源相連通,供氣裝置的出氣口通過供氣管路與發動機的進氣管相連通;
所述發動機的煙氣輸出端通過輸氣管連接余熱利用機組。
進一步的,所述熱泵機組包括壓縮機、冷凝器、節流器、蒸發器、四通閥和熱能回收系統,所述熱能回收系統包括第一換熱器和第二換熱器;
所述壓縮機通過管道與第一換熱器和四通閥的A接口連接,四通閥的B接口管道依次與冷凝器、節流器和第二換熱器連接,第二換熱器通過管道與四通閥的D接口連接,四通閥的C接口通過管道與蒸發器相連接,蒸發器通過管道與壓縮機相連接;第一換熱器和第二換熱器的一端分別連接有水泵,另一端分別設有出水管。
進一步的,所述四通閥與第一換熱器連接的管道上、壓縮機與第一換熱器連接的管道上分別設置有電磁閥。
進一步的,所述余熱利用機組包括加熱鍋爐和相互連接的兩臺溴化鋰熱泵機組。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鍋爐的底部設置有通氣管道,所述通氣管道的兩端分別與輸氣管連接,所述通氣管道內部均勻設有傳熱板,所述加熱鍋爐內壁底部設有導熱管,所述導熱管貫穿加熱鍋爐至傳熱板頂部,所述加熱鍋爐頂部設有用于與自來水管連接的進水口,所述加熱鍋爐一側設有用于與用能方連接的出水口。
進一步的,所述出水口和進水口均設有電磁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民電力有限公司,未經中民電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7813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爆壓柴油發動機用氣缸墊
- 下一篇:旋轉爆震發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