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抗旱綠植瓦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72302.6 | 申請日: | 2018-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96471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21 |
| 發明(設計)人: | 劉繼方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品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9/02 | 分類號: | A01G9/02;A01G27/06;E04D1/30;E04D13/04;E03B3/02 |
| 代理公司: | 61221 西安智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鳳林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高新六路***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側板 容置槽 積水槽 濾水板 本實用新型 溢流孔 導流 雨水 抗旱 側板固定 側板平行 第一側壁 對稱設置 弧形形狀 抗旱作用 軸線設置 凸出的 旱季 弧面 周壁 軸向 平行 磚瓦 兩邊 穿過 蓄水 供水 停留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抗旱綠植瓦,包括本體和綠植容置槽,所述本體為向上凸出的弧面,所述綠植容置槽固設在所述弧面上,所述綠植容置槽由對稱設置的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圍成,所述第一側板平行于所述本體的軸線設置,所述第二側板置于兩第一側板之間;所述綠植容置槽內設有可供水穿過的濾水板,所述濾水板的周壁與分別與第一側板、第二側板固定連接,在濾水板下方形成積水槽;所述第一側板上設設有多個溢流孔;本實用新型根據傳統磚瓦的啟示,將抗旱綠植瓦做成橫截面為弧形形狀,并且在平行于本體軸向的第一側壁上開設溢流孔,將雨水向兩邊的導流,導流面積大,且積水槽在旱季時會有少量雨水停留在積水槽內,起到蓄水抗旱作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材料,尤其涉及一種抗旱綠植瓦。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化的加快預計綠化面積的減少,人們對環境越來越重視;人們開始可終止小型綠化植物的屋瓦也開始作為一個增加綠化面積的研究方向,但是,現有的可種植綠植的屋瓦要不是排水性能較差,要么是蓄水性能較差,對于屋頂這種基本不會以及無法頻繁進行人工澆水的地方,現有的屋瓦基本沒有實際應用的價值。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同時解決抗旱綠植瓦的排水和蓄水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抗旱綠植瓦。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抗旱綠植瓦,包括本體和綠植容置槽,所述本體為向上凸出的弧面,所述綠植容置槽固設在所述弧面上,所述綠植容置槽由對稱設置的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圍成,所述第一側板平行于所述本體的軸線設置,所述第二側板置于兩第一側板之間;所述綠植容置槽內設有可供水穿過的濾水板,所述濾水板的周壁與分別與第一側板、第二側板固定連接,在濾水板下方形成積水槽;所述第一側板上設設有多個溢流孔。
所述的抗旱綠植瓦,所述綠植容置槽為矩形。
所述的抗旱綠植瓦,還包括與所述本體配合的導流瓦,所述導流瓦為向下凸出的弧形,且導流瓦的弧度與所述本體的弧度相同。
所述的抗旱綠植瓦,所述溢流孔從距離所述本體2~5mm處設置。
所述的抗旱綠植瓦,所述溢流孔的直徑從下到上依次增大。
所述的抗旱綠植瓦,所述濾水板與本體頂面之間設有吸水柱,所述吸水柱采用吸水樹脂制成。
所述的抗旱綠植瓦,所述濾水板與所述本體的軸線之間具有夾角。
所述的抗旱綠植瓦,所述夾角范圍為3~1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現有技術中的抗旱綠植瓦多采用豎向排水方式,即上一片瓦內的水隨著屋脊坡度,在雨水的重力作用下向下一片瓦排出,排水面積小,排水路徑長,導致屋瓦負載大,排水速度慢;而本實用新型根據傳統磚瓦的啟示,將抗旱綠植瓦做成橫截面為弧形形狀,并且在平行于本體軸向的第一側壁上開設溢流孔,將雨水向兩邊的導流,導流面積大,由于濾水板的設置在濾水板下方設有濾水板,在濾水板下方形成積水槽,從而會有少量雨水停留在積水槽中,起到蓄水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綠植容置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沿A-A方向的剖視圖。
圖4是抗旱綠植瓦與導流瓦的配合示意圖。
圖中:
1-本體;2-第一側板;3-第二側板;4-溢流孔;5-濾水板;6-導流瓦;7-積水槽;8-吸水柱。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品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品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7230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屋頂綠化排水系統
- 下一篇:花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