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氨氣回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68165.9 | 申請日: | 2018-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7717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3 |
| 發明(設計)人: | 楊先林;王紫木;任明軍;許世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綿竹川潤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18 | 分類號: | 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51214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孫杰;錢成岑 |
| 地址: | 618418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氨氣 氣體分布裝置 支管 進氣口 氨氣回收裝置 儲液罐 連通 氣體回收裝置 本實用新型 管道連通 回收裝置 吸收液管 再次利用 支管管壁 出氣口 儲液 回收 排放 吸收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體的回收裝置,特別是一種氨氣回收裝置,屬于氣體回收裝置技術領域;該裝置包含儲液罐,所述儲液罐設有進氣口、出氣口和至少一個吸收液管口,所述儲液罐內設有氣體分布裝置,所述進氣口通過管道與氣體分布裝置連通,所述氣體分布裝置包括多根連通于管道的支管,所述支管管壁開設有氣孔,所述支管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支管與管道連通形成“十”形結構;所述氨氣回收裝置能夠充分吸收氨氣,解決了氨氣的排放問題,回收的氨氣再次利用到工業生產當中,進一步提高氨氣的利用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體的回收裝置,特別是一種氨氣回收裝置,屬于氣體回收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氨氣是一種無色且具有強烈刺激性臭味的氣體,比空氣輕,比重為0.5,被吸入肺后容易通過肺泡進入血液,與血紅蛋白結合,破壞運氧功能,同時,氨可用于制造多種化工產品。
目前工業生產中,由于氨水槽內氨氣的揮發量較小而直接排放,氨氣的排放不僅污染環境,影響人體健康,還造成氨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回收氨氣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氨氣回收裝置,包含儲液罐,所述儲液罐設有進氣口、出氣口和至少一個吸收液管口,所述儲液罐內設有氣體分布裝置,所述進氣口通過管道與氣體分布裝置連通。吸收液通過進液口進入儲液罐,到達指定位置后,氨氣由進氣口進入儲液罐,通過氣體分布裝置進入吸收液,未被吸收的氣體從排氣口排出,吸收氨氣后的吸收液回收再利用,從而減少了氨氣的排放,提高了氨氣的利用率。
本實用新型的氨氣回收裝置,所述氣體分布裝置包括多根連通于管道的支管,所述支管管壁開設有氣孔。支管的設置增大了氣體分布裝置的有效面積,氨氣通過氣孔后形成氣泡與吸收液能夠充分接觸。
進一步的,所述氣孔開設于支管下部管壁。形成的氣泡在吸收液中上升時間更長,延長氨氣與吸收液接觸時間。
進一步的,支管遠端氣孔分布密集,近端氣孔分布分散。氨氣通過氣孔進入吸收液時,支管兩端氣壓能夠保持均衡。
進一步的,所述支管均勻分布于管道圓周上。有利于儲液罐內氣泡分布均勻。
進一步的,所述支管位于同一高度。支管內氣壓保持均衡,形成的氣泡在吸收液中初始高度一致。
進一步的,所述支管與管道連通形成“十”形結構。支管作用面積大,支管內保持較好的均衡氣壓,使氨氣勻速進入吸收液。
本實用新型的氨氣回收裝置,所述進氣口位于儲液罐上部。
進一步的,所述出氣口位于儲液罐上部。有利于氣體在儲液罐里循環,確保吸收液在儲液罐里的儲存量。
本實用新型的氨氣回收裝置,所述吸收液管口包含進液口和出液口。儲液罐內的吸收液能夠及時更替或在氨氣回收裝置工作狀態下循環更新。
進一步的,所述進液口位于儲液罐下部,出液口位于儲液罐的上部。儲液罐內含氨吸收液濃度處于穩定較低狀態,氨氣進入吸收液后能夠充分被吸收。
進一步的,所述出液口位于距離氣體分布裝置之上300-600mm處。確保儲液罐內液體壓力以及氨氣與吸收液接觸時間。
進一步的,所述出液口位于距離氣體分布裝置之上500mm處。氨氣氣泡均勻進入吸收液,通過此距離后,氨氣能充分被吸收并且氣泡的形狀更加規則。
進一步的,所述進液口和出液口均位于儲液罐下部。吸收液在儲液罐里充分吸收氨氣,達到一定濃度后通過出液口回收,吸收液充分被利用。
進一步的,所述進液口與出液口為同一管口或不同管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綿竹川潤化工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綿竹川潤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6816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半圓弧噴射溢流式塔板
- 下一篇:氨氣自動回收循環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