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就地熱再生機組上的燃燒室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67460.2 | 申請日: | 2018-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686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0 |
| 發明(設計)人: | 管延峰;郝紅升;王坤;陳煥章;魯超;孫仲旭;艾憲玲;韓建華;王鵬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魯橋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23/06 | 分類號: | E01C23/06;E01C23/14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2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膽 螺旋風 就地熱再生 燃燒室裝置 導流孔 內殼體 冷風 燃燒 漩流 熱交換區域 熱交換效率 降溫效果 進風口處 燃油噴射 向左運動 機組 引流 燃燒器 散熱孔 變小 風圈 后向 換熱 切向 軸向 加熱 轉動 匯聚 外部 | ||
一種新型就地熱再生機組上的燃燒室裝置,燃燒器將燃油噴射到內膽Ⅰ中燃燒,進風口處進入的冷風由于是相對內殼體切向進入的,因此會產生漩流,形成螺旋風,螺旋風圍繞內膽Ⅰ邊轉動邊沿軸向向左運動,內膽Ⅰ中燃燒的熱量通過散熱孔散出與螺旋風換熱,將冷風加熱并帶走內膽Ⅰ和內膽Ⅱ的熱量,既提高了熱交換效率,又可以給內膽Ⅰ和內膽Ⅱ降溫,延長內膽Ⅰ和內膽Ⅱ的壽命。由于壓風圈的錐形的導流孔Ⅰ自右向左內徑變小,因此螺旋風經過導流孔Ⅰ后向內膽Ⅱ處引流,將靠近內殼體8區域溫度較低的風一部分經內膽Ⅱ與內膽Ⅰ之間的空隙匯聚進入內膽Ⅱ中,另一部分從內膽Ⅱ外部流過,使熱交換區域增加,進一步提高了內膽Ⅱ的降溫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瀝青路面養護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就地熱再生機組上的燃燒室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就地熱再生中,對瀝青混合料多采用熱風循環加熱,利用燃燒器加熱風,對瀝青路面的加熱較柔和易于控制,不易使瀝青老化、節約能源等優點被廣泛應用在了就地熱再生機組加熱系統中。近年來、國內多款加熱機采用熱風加熱方式。
針對目前國內外燃燒室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燃燒室內膽溫度過高,容易被燒壞;且整體式不便拆卸,更換維修困難;熱風加熱效果差,加熱效率低。因此,需要一種新型燃燒室結構方案以滿足施工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以上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方便維修、內膽使用壽命長且有效提高熱交換效果的新型就地熱再生機組上的燃燒室裝置。
本實用新型克服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就地熱再生機組上的燃燒室裝置,包括:
外殼體,呈圓筒形結構,其軸線水平方向設置,外殼體四周密閉,其右側端開口;
內殼體,呈圓筒形結構,內殼體插裝于外殼體內,內殼體與外殼體相同軸,內殼體四周密閉,其右側端開口;
保溫層,填充設置于外殼體與內殼體之間的環形區域;
法蘭,通過螺紋緊固件安裝于外殼體右側端的開口位置;
燃燒器,安裝于法蘭上;
進風口,設置于外殼體與內殼體的右側端,進風口的進風風向與內殼體的內壁相切;
出風口,設置于外殼體與內殼體的左側端;
內膽Ⅰ,呈圓筒形結構,其沿圓周方向設置有若干散熱孔,內膽Ⅰ插裝于內殼體內,內膽Ⅰ與內殼體相同軸,所述燃燒器的燃油噴射機構插入內膽Ⅰ右側端的內部;
內膽Ⅱ,呈圓筒形結構,其沿圓周方向設置有若干散熱孔,內膽Ⅱ的內徑大于內膽Ⅰ的內徑,內膽Ⅱ位于內膽Ⅰ的左側端,內膽Ⅱ與內膽Ⅰ相同軸,內膽Ⅰ的左側端插入內膽Ⅱ中;以及
壓風圈,設置于內膽Ⅰ的外側,壓風圈內設置有圓錐形的導流孔Ⅰ,導流孔Ⅰ與內膽Ⅰ相同軸,導流孔Ⅰ的左側端的內徑小于其右側端的內徑。
為了使未加熱的風與燃燒室內部熱風充分混合,還包括設置于內膽Ⅱ左側端外側的混風圈,所述混風圈內設置有圓錐形的導流孔Ⅱ,所述導流孔Ⅱ與內膽Ⅱ相同軸,導流孔Ⅱ的左側端的內徑小于其右側端的內徑。
為了便于支撐,還包括設置于外殼體下端的支腿。
為了方便檢修,還包括設置于外殼體與內殼體上的檢修人孔。
為了便于觀察火焰燃燒情況,還包括設置于外殼體與內殼體上的觀察目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魯橋建設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魯橋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6746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公路壓實度檢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就地熱再生銑刨機耙刀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