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發光浮針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64617.6 | 申請日: | 2018-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7130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嘉恩;謝婉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00 | 分類號: | A61B17/00;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44268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劉文求;楊宏<國際申請>=<國際公布>= |
| 地址: | 5285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浮針 光纖 發光器 發光 本實用新型 手柄 光束導向 手柄連接 針體后部 針體內腔 針體前端 主體后部 中空的 射出 針體 針頭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發光浮針,包括浮針主體和設置在浮針主體后部的發光器;浮針主體包括中空的針體,設置在針體內腔中的光纖,以及套設在針體后部的手柄;所述發光器與該手柄連接,并用于產生射向光纖后端的光束,所述光纖用于把該光束導向針體前端并射出。該發光浮針有利于操作者判斷浮針針頭的插入深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發光浮針。
背景技術
浮針是浮針療法所使用的針具,使用時刺入淺筋膜層進行掃散,從而緩解慢性頭痛、頸椎病、肩周炎等疾病帶來的疼痛現象。現有的浮針插入體內后,難以判斷浮針針頭的插入深度(即針頭與皮膚表面之間的距離),如果浮針針頭可發光,則有利于操作者判斷浮針針頭的插入深度,從而更方便地判斷浮針是否插入到位。
可見,現有技術還有待改進和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發光浮針,有利于操作者判斷浮針針頭的插入深度。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發光浮針,包括浮針主體和設置在浮針主體后部的發光器;浮針主體包括中空的針體,設置在針體內腔中的光纖,以及套設在針體后部的手柄;所述發光器與該手柄連接,并用于產生射向光纖后端的光束,所述光纖用于把該光束導向針體前端并射出。
所述的發光浮針中,所述發光器包括殼體,殼體內設置有電池、發光二極管及其驅動板、第一聚光透鏡、第二聚光透鏡,第一聚光透鏡用于把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變為平行光,第二聚光透鏡用于把該平行光聚焦到所述光纖的后端。
所述的發光浮針中,所述浮針主體與發光器之間可分離。
所述的發光浮針中,所述殼體后部設置有電池倉,中部設置有設備倉,前部設置有一個與所述手柄相適應的安裝孔;所述手柄后部插接在該安裝孔內,并由夾緊機構夾緊。
所述的發光浮針中,所述夾緊機構包括多個沿周向均勻設置在安裝孔前端的L形彈簧片,L形彈簧片的前部朝向所述手柄的一側設置有卡接凸起,手柄上對應卡接凸起的位置設置有卡槽。
所述的發光浮針中,所述發光二極管設置在第一聚光透鏡后方的焦點上,所述光纖的后端位于第二聚光透鏡前方的焦點上。
所述的發光浮針中,所述安裝孔后端設置有定位凸起,所述手柄的后端與該定位凸起相抵。
所述的發光浮針中,所述光纖的后端位于所述手柄后端面的前方,手柄后端面上開設有連通至光纖后端的截錐孔。
所述的發光浮針中,所述針體的內腔前端填充有用于使光束發散的封頭。
所述的發光浮針中,所述電池倉后端設置有可分離的電池倉蓋。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發光浮針,在針體內設置光纖,利用該光纖把發光器產生的光束導向針體前端并射出,浮針插入人體后,隨著針頭的插入深度的變化,從皮膚表面看到的光點強度會對應地發生變化,因此根據光點強度有利于操作者判斷浮針針頭的插入深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發光浮針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發光浮針中,發光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發光浮針中,浮針主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光浮針,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未經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6461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用于腰椎手術中的螺旋定位器
- 下一篇:一種手術刀組件及其安裝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