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硫酸法鈦白粉生產設備砂磨后選料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58779.9 | 申請日: | 2018-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4618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俊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俊琴 |
| 主分類號: | B02C21/00 | 分類號: | B02C21/0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原創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東峰 |
| 地址: | 362803 福建省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硫酸 鈦白粉 生產 設備 砂磨 選料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屬于硫酸法鈦白粉生產設備技術領域且公開了硫酸法鈦白粉生產設備砂磨后選料系統,包括潤濕罐,所述潤濕罐通過第三導管與砂磨前貯槽連接,所述砂磨前貯槽通過第一水泵與砂磨機連接,且之間通過第四導管連通,所述砂磨機通過第五導管與濃度配制罐連接,所述濃度配制罐通過第六導管與沉降罐連接,所述沉降罐通過第七導管與磨砂后儲存罐連接,所述第七導管的上部與輸出管道以及第八導管連通,所述第八導管與第二導管連接。本實用新型保證了鈦白粉漿液濃度的穩定,優化了砂磨后二氧化鈦顆粒。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硫酸法鈦白粉生產設備砂磨后選料系統,屬于硫酸法鈦白粉生產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硫酸法鈦白生產過程中,經轉窯煅燒得到的金紅石型鈦白粉 (俗稱落窯品),是粒徑大小不均勻的顆粒聚集體和燒結物,需經過進一步研磨分散至粒徑大小約為0.3~0.55μm,以及合適的粒度分布,并對研磨后的鈦白粉顆粒進行表面處理后,才能體現金紅石型鈦白粉最優的顏料性能。所以,落窯品的研磨分散選料過程,在鈦白粉生產領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生產過程。
目前,鈦白粉行業關于研磨分散工藝的研究,已開展了大量的工作,開發了較多的設備組合,包括輥壓磨、切線混合器、砂磨機的組合,輥壓磨、球磨機、砂磨機的組合,雷蒙磨、潤濕槽、砂磨機組合等等。其中,雷蒙磨、潤濕槽、砂磨機組合,是指將經過煅燒后的鈦白粉初品,利用雷蒙磨粉碎至一定細度后,在潤濕槽中,與水混合制備一定濃度的鈦白粉漿液,送至砂磨機工序,研磨至達到表面處理要求的細度。
目前,通過砂磨機工序研磨后送至表面處理工藝過程存在以下缺點:
1)砂磨研磨后,鈦白粉顆粒大小不均勻;
2)砂磨前后打漿濃度難以控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硫酸法鈦白粉生產設備砂磨后選料系統,首先,在潤濕罐內加入一定量脫鹽水后,開啟攪拌槳,并由螺桿輸送機將經粉碎后達到一定細度的鈦白粉初品,連續加入潤濕罐進料口,并同時按比例加入潤濕劑,當漿料濃度滿足生產要求時,按比例加入脫鹽水,使漿液濃度始終保持在工藝要求范圍內,隨著漿液體積的變化,底部混合均勻的漿液經過第三導管溢流出罐外,送至砂磨前貯槽,砂磨后漿料送入濃度配制罐,從自來水管進水口加入脫鹽水進行稀釋,配制一定的濃度,溢流至沉降罐底部,沉降罐上部小顆粒漿料溢流至沉降后儲罐,底部大顆粒通過水泵打入砂磨前儲槽進行二次砂磨,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硫酸法鈦白粉生產設備砂磨后選料系統,包括潤濕罐,所述潤濕罐通過第三導管與砂磨前貯槽連接,所述砂磨前貯槽通過第一水泵與砂磨機連接,且之間通過第四導管連通,所述砂磨機通過第五導管與濃度配制罐連接,所述濃度配制罐通過第六導管與沉降罐連接,所述沉降罐通過第七導管與磨砂后儲存罐連接,所述第七導管的上部與輸出管道以及第八導管連通,所述第八導管與第二導管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二導管的另一端與第一導管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導管的一端與第三導管連通,另一端與濃度配制罐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輸出管道的上部與第八導管連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濃度配制罐的上部設有自來水管進水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七導管、輸出管道、第八導管、第二導管、第一導管以及第六導管的上部均設有控制閥,所述第二導管的上部設有第二水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俊琴,未經劉俊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5877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層可調節置物架
- 下一篇:一種一次性專用輸液排氣夾及其制備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