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溝槽形并行波導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45595.9 | 申請日: | 2018-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864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9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雷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5/00 | 分類號: | G02B5/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陳思聰 |
| 地址: | 2155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溝槽形 波導結構 相鄰波導 波導層 隔離塊 波導 并行 本實用新型 并行排列 相鄰溝槽 襯底 串擾 隔離 傳播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溝槽形并行波導結構,包括波導層和襯底,波導層中有并行排列的溝槽形波導,相鄰溝槽波形導間設置隔離塊。隔離塊隔離了相鄰波導中傳播的信號,減少了相鄰波導間的串擾,從而減少了波導尺寸,更有利于集成。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電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溝槽形并行波導結構。
背景技術
由于衍射極限的限制,傳統光信號傳輸方式無法實現亞波長設計,并且傳統傳輸線之間的耦合較大,影響了光電子器件集成。
表面等離激元波導結構是基于表面等離激元設計的新型波導結構,突破了傳統衍射極限,是光電子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并行表面等離激元波導結構是提高集成度的重要設計,但是并行波導之間容易產生信號耦合串擾。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溝槽形并行波導結構,波導層包括薄膜和在薄膜表面并行排列的溝槽形波導,在薄膜上、相鄰溝槽形波導之間設置隔離塊。
進一步地,所述波導層為貴金屬材料。
進一步地,所述隔離塊的截面為矩形、方形、梯形中的一種。
進一步地,所述隔離塊的截面為矩形。
進一步地,所述隔離塊為兩個。
進一步地,所述兩個隔離塊不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兩隔離塊間距離小于60納米。
進一步地,所述隔離塊為介質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這種溝槽形并行波導結構中,隔離塊在薄膜上、在兩相鄰溝槽形波導間,那么波導層表面的電磁場被局域在隔離塊與薄膜之間,該處的有效折射率比不加隔離塊時大,相當于隔離塊增加了相鄰溝槽形波導間的光程,減小了相鄰波導間的串擾。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溝槽形并行波導結構示意圖一。
圖2是溝槽形并行波導結構示意圖二。
圖中:1、波導層;2、襯底;3、溝槽形波導;4、隔離塊。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達成預定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下。
實施例1
為了減少溝槽形并行波導中,相鄰波導之間的串擾,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如圖1所示的溝槽形并行波導結構,該波導結構包括波導層1和襯底2,波導層1中包括貴金屬薄膜和在薄膜上并行排列的溝槽形波導3,在薄膜上、相鄰溝槽形波導3間設置有隔離塊4。隔離塊4的截面為矩形和介質材料。隔離塊4位于貴金屬薄膜上。對于從溝槽形波導中傳播到貴金屬薄膜表面的表面等離激元,隔離塊4具有很強的電磁波局域作用,這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個方面,隔離塊4的折射率大于沒有隔離塊4時空氣的折射率,對于在貴金屬表面傳播的表面等離激元,有效折射率比空氣時的有效折射率大,另一方面,隔離塊4是塊狀的,具有邊界效應,表面等離激元會在隔離塊4下面、貴金屬薄膜上產生局域效果,這兩方面的效果均能更好地實現電磁場局域效果,相當于增加了相鄰溝槽形波導3間的光程,減少了相鄰溝槽形波導3間的串擾。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雷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雷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4559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