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植筋與鋼筋籠復合式瀝青路面坑槽修補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22042806.3 | 申請日: | 2018-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840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胡昌斌;陶連杰;徐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C11/00 | 分類號: | E01C11/00;E01C7/1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chuàng)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閩***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坑 鋼筋籠 植筋 植筋孔 修補 本實用新型 瀝青混凝土 坑槽修補 瀝青路面 復合式 鋼纖維 矩形狀 填充 開挖 起錨固作用 承載能力 間隙填充 矩陣分布 抗壓性能 力學性能 路面坑槽 錨固作用 植筋膠 上端 底面 坑槽 錨固 伸入 焊接 種植 垂直 修復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植筋與鋼筋籠復合式瀝青路面坑槽修補結構,包括在路面坑槽處垂直開挖的矩形狀基坑,基坑大于坑槽,基坑內設置有矩形狀的鋼筋籠,基坑的底面開設有若干個呈矩陣分布的植筋孔,每個植筋孔內均插設有植筋,植筋與植筋孔之間的間隙填充有植筋膠,植筋的上端伸入鋼筋籠內部,植筋的頂部焊接有起到錨固作用的錨固片;基坑的內部還填充有鋼纖維瀝青混凝土。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通過在新開挖的基坑內設置起錨固作用的植筋和鋼筋籠,且填充鋼纖維瀝青混凝土,可保證修補部位整體性能好、不易脫落,并且承載能力強,抗壓性能高,力學性能優(yōu)良,一次修補,經久耐用,能克服現(xiàn)有修補技術在修復后的短時期內就發(fā)生二次破壞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植筋與鋼筋籠復合式瀝青路面坑槽修補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許多公路建成后,受交通量的迅速增長,車輛大型化,超載嚴重,行駛渠道化,及瀝青材料性能與路面施工質量等因素影響,早起病害比較普遍,有的甚至比較嚴重。
坑槽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典型病害,嚴重影響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車的舒適性。特別是在城市道路養(yǎng)護中,若不及時修補,在交通荷載和水的綜合作用下,破壞會較快發(fā)展,從而擴展到路基,造成養(yǎng)護費用的增加并嚴重危及駕乘人員的安全。許多道路,在開通一兩年后就需要大面積坑槽修補。因此,對道路面出現(xiàn)的坑槽病害要進行及時修補,并制定出科學的施工方法和質量要求,以保坑槽的修補質量,降低日常養(yǎng)護成本,延長道路城市道路的使用壽命??梢灶A計,隨著公路通車里程的增加和使用時間的延長,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公路建設的重點將由建設為主轉為建設與養(yǎng)護并舉,并以養(yǎng)護為主。
針對瀝青路面坑槽,一般是經過坑槽開挖與清理、坑槽壁刷涂粘層油、修補料填充坑槽、修補料壓實修整等四步完成,其中在坑槽壁刷涂粘層油是為了保證修補料與坑槽壁之間有良好的粘結。然而,這種修補方法修補的坑槽往往在修補過后的短時期內,修補部位即產生裂縫或者剝落,主要是由于在施工過程中,修補面容易受到污染或者粘層油未按照工藝要求進行灑布,導致原粘結面與修補面之間粘結不好,沒有形成完全連續(xù)的受力體系,在行車荷載的作用下,上面層承受的應力過大,修補位置會出現(xiàn)細微裂縫,甚至剝落而再次形成坑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做出改進,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植筋與鋼筋籠復合式瀝青路面坑槽修補結構,結構合理,夠保證修補部位整體性能好、不易脫落,并且承載能力強,抗壓性能高,力學性能優(yōu)良,一次修補,經久耐用,能克服現(xiàn)有修補技術在修復后的短時期內就發(fā)生二次破壞的問題。
而且具有較高的力學性能,能夠保證一次修補,經久耐用,克服現(xiàn)有修補技術在修復后的短時期內就產生二次病害的問題。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植筋與鋼筋籠復合式瀝青路面坑槽修補結構,包括在路面坑槽處垂直開挖的矩形狀基坑,所述基坑內設置有鋼筋籠,基坑的底面開設有若干個植筋孔,每個植筋孔內均插設有植筋,所述植筋的上端伸入鋼筋籠內部;基坑的內部還填充有混凝土。
進一步的,所述鋼筋籠為矩形狀;若干個植筋孔呈矩陣分布。
進一步的,所述混凝土為鋼纖維瀝青混凝土。
進一步的,所述植筋的頂部固聯(lián)有起到錨固作用的錨固片。
進一步的,所述植筋頂部至路面距離為10~15cm。
進一步的,所述植筋與植筋孔之間的間隙填充有植筋膠。
進一步的,所述植筋的外表面涂抹環(huán)氧樹脂。
進一步的,所述基坑的底面與坑槽的底面之間的距離為20~30cm,基坑的邊緣與坑槽的邊緣之間的距離為5~1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大學,未經福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4280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豎向通高格柵
- 下一篇:一種新老剛柔路面搭接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