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純電動汽車整車熱管理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40517.X | 申請日: | 2018-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085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尹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博奇汽車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58/26 | 分類號: | B60L58/26;B60L58/27;B60H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權智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張廷利 |
| 地址: | 201155 上海市浦東新***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節溫器 電池組 散熱器 整車 水泵 純電動汽車 熱管理結構 電機 熱管理 空調 本實用新型 生產成本低 安裝方便 電器裝備 使用場景 熱源 車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純電動汽車整車熱管理結構,包括散熱器、電池組、水泵、OBC/DCDC、電機、空調、節溫器A及節溫器B,散熱器與電池組一端相連,電池組另一端與水泵一端相連,水泵另一端與OBC/DCDC一端相連,OBC/DCDC另一端與電機一端相連,電機另一端與空調相連,空調分別與節溫器A及節溫器B相連,節溫器A另一端與電池組相連,節溫器B另一端與散熱器相連,該實用新型結構合理、生產成本低、安裝方便,功能齊全,品質穩定,熱管理效率高,采用現有電器裝備作為熱源,對整車熱管理綜合利用,增加車型的使用場景,提升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車熱管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純電動汽車整車熱管理結構。
背景技術
純電動汽車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由于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純電動汽車(Battery Electric Vehicle,簡稱BEV),它是完全由可充電電池(如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或鋰離子電池)提供動力源的汽車。
電動汽車的組成包括:電力驅動及控制系統、驅動力傳動等機械系統、完成既定任務的工作裝置等,電力驅動及控制系統是電動汽車的核心,也是區別于內燃機汽車的最大不同點。電力驅動及控制系統由驅動電動機、電源和電動機的調速控制裝置等組成。電動汽車的其他裝置基本與內燃機汽車相同。
純電動汽車發展至今,種類較多,通常按車輛用途、車載電源數目以及驅動系統的組成進行分類。按照用途不同分類,純電動汽車可分為電動轎車、電動貨車和電動客車三種。
發動機熱管理系統研發的關鍵技術之一是熱管理系統與發動機運行的匹配技術以及系統優化控制策略的選擇問題。熱管理系統效率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系統優化控制策略,控制對象包括水泵轉速、電控節溫器閥門開度以及冷卻風扇轉速等。可以根據汽車發動機實際工作和試驗情況,依據系統優化原則來制定智能化電控熱管理系統控制策略,使發動機在不同工況下均工作在最佳溫度范圍。
新能源的熱管理系統幾乎涵蓋了新能源汽車的所有組成部分,包括動力電池、驅動電機、整車電控等,由于相較于傳統汽車的技術成熟,新能源汽車在目前技術還不完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因此,亟待一種改進的技術來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這一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純電動汽車整車熱管理結構,結構合理、生產成本低、安裝方便,功能齊全,品質穩定,熱管理效率高,采用現有電器裝備作為熱源,對整車熱管理綜合利用,增加車型的使用場景,提升經濟效益,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純電動汽車整車熱管理結構,包括散熱器、電池組、水泵、OBC/DCDC、電機、空調、節溫器A及節溫器B,所述散熱器與電池組一端相連,所述電池組另一端與水泵一端相連,所述水泵另一端與OBC/DCDC一端相連,所述OBC/DCDC另一端與電機一端相連,電機另一端與空調相連,所述空調分別與節溫器A及節溫器B相連,所述節溫器A另一端與電池組相連,所述節溫器B另一端與散熱器相連。
優選的,所述節溫器A被配置為:小于10℃時為常開狀態。
優選的,所述節溫器B被配置為:大于0℃時為常開狀態。
優選的,所述水泵為一種可調節轉速的水泵。
優選的,所述空調分別通過水管匯總管與節溫器A及節溫器B直連。
優選的,所述電池組為堿性電池、酸性電池、中性電池、有機電解質溶液電池其中的一種或多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結構合理、生產成本低、安裝方便,功能齊全,品質穩定,熱管理效率高,采用現有電器裝備作為熱源,對整車熱管理綜合利用,增加車型的使用場景,提升經濟效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博奇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博奇汽車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4051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