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氨氣分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32903.4 | 申請日: | 2018-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677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孫士楊;劉永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綠源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04 | 分類號: | C01B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 地址: | 222000 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子篩干燥器 出口閥門 進口閥門 再生 氨氣分解 本實用新型 氨氣緩沖罐 二級換熱器 一級換熱器 加熱再生 深度脫水 產品氣 放空閥 分解爐 通氣 取出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氨氣分解裝置,包括氨氣緩沖罐、分解爐、一級換熱器、二級換熱器、第一分子篩干燥器、第二分子篩干燥器、第一進口閥門、第二進口閥門、第一出口閥門、第二出口閥門、第一再生進口閥門、第二再生進口閥門、第一再生出口閥門、第二再生出口閥門和第一放空閥;本實用新型氨氣分解裝置通過分子篩干燥器進行深度脫水,設置復式流程,在一組分子篩干燥器工作的同時,取出一部分產品氣對另一組分子篩干燥器通氣加熱再生,使工作的一組失效后切換使用,從而達到再生重復使用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氨氣分解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氨氣分解裝置。
背景技術
氨分解氣體發生裝置以液氨為原料,經汽化后將氨氣加熱到一定溫度,在催化劑作用下,氨發生分解成氫氮混合氣體。現有技術中氨分解裝置的單式流程后處理工藝采用一臺干燥器,分解出的氫氮混合氣中水分含量高,而且干燥器不能再生重復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氨氣分解裝置。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一種氨氣分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氣緩沖罐、分解爐、一級換熱器、二級換熱器、第一分子篩干燥器、第二分子篩干燥器、第一進口閥門、第二進口閥門、第一出口閥門、第二出口閥門、第一再生進口閥門、第二再生進口閥門、第一再生出口閥門、第二再生出口閥門和第一放空閥;所述氨氣緩沖罐的輸出端通過管道與分解爐的輸入端相連接,分解爐的輸出端通過管道與一級換熱器的熱流體進口端相連接,一級換熱器的熱流體出口端與二級換熱器的熱流體進口端相連接,二級換熱器的熱流體出口端通過管道分別與第一進口閥門、第二進口閥門的一端相連接,第一進口閥門的另一端通過管道與第一分子篩干燥器的進口端相連接,第二進口閥門的另一端通過管道與第二分子篩干燥器的進口端相連接;一級換熱器和二級換熱器的冷流體進口端通過管道與冷卻水上水總管相連接,一級換熱器和二級換熱器的冷流體出口端通過管道與冷卻水回水總管相連接;第一分子篩干燥器的出口端通過管道分別與第一出口閥門、第一再生進口閥門的一端相連接,第二分子篩干燥器的出口端通過管道分別與第二出口閥門、第二再生進口閥門的一端相連接,第一出口閥門和第二出口閥門的另一端均與出口管道相連接,第一再生進口閥門的另一端通過管道與第二分子篩干燥器的出口端相連接,第二再生進口閥門的另一端通過管道與第一分子篩干燥器的出口端相連接;第一再生出口閥門的一端通過管道與第二分子篩干燥器的進口端相連接,第二再生出口閥門的一端通過管道與第一分子篩干燥器的進口端相連接,第一再生出口閥門和第二再生出口閥門的另一端均通過管道與第一放空閥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氨氣緩沖罐的輸入端通過管道與氨氣瓶的輸出端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二級換熱器的熱流體出口端上設置有廢氣放空閥。
優選地,所述第一進口閥門、第二進口閥門、第一出口閥門、第二出口閥門、第一再生進口閥門、第二再生進口閥門、第一再生出口閥門、第二再生出口閥門和第一放空閥均采用電磁閥門。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
本實用新型氨氣分解裝置通過分子篩干燥器進行深度脫水,設置復式流程,在一組分子篩干燥器工作的同時,取出一部分產品氣對另一組分子篩干燥器通氣加熱再生,使工作的一組失效后切換使用,從而達到再生重復使用的目的。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氨氣分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綠源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綠源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3290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聚合物芯片的封合裝置
- 下一篇:水蒸汽烴類重整制氫轉化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