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汽車零部件模具的精準定位打孔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32722.1 | 申請日: | 2018-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8299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友利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28/26 | 分類號: | B21D28/26;B21D43/00;B21D37/16 |
| 代理公司: | 11421 北京天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卓邦榮;郭成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零部件 機身 螺栓固定 模具 打孔 打孔裝置 工作組件 精準定位 打孔機 底端 本實用新型 廢料清理 機架頂端 機身內部 控制面板 螺紋轉桿 模具表面 目標作業 區域圖像 散熱風機 轉動連接 進風管 攝像機 拍攝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汽車零部件模具的精準定位打孔裝置,包括機架和機身,機架呈字母“L”狀,機架頂端右側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機身,機身呈“長方體”狀,機身字母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控制面板,機身內部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打孔機,打孔機底端轉動連接有螺紋轉桿,機身底端左側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工作組件,工作組件包括框架、攝像機、散熱風機和進風管。該種用于汽車零部件模具的精準定位打孔裝置能夠拍攝用于進行獲取汽車零部件模具的目標作業區域圖像信息,得出計算能夠有效節省打孔時間,打孔定位精度更加準確,并且能夠將汽車零部件模具表面的廢料清理,同時能夠對汽車零部件模具打孔的表面溫度進行降溫。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模具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汽車零部件模具的精準定位打孔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零部件模具就是沖制汽車車身上所有沖壓件的模具的總稱;為了提高汽車生產制造效率和汽車生產制造水平,人們需要重視汽車相關零部件的生產制造水平,從而為汽車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推動力,汽車零部件的大部分模具為PRG連續模,連續模對于模具的安裝位置有很高要求,必須安放在設備臺面的中心進行生產。
現有技術中,有一篇專利號為CN201620949423.2的專利提供了一種汽車零部件模具的打孔定位裝置,該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打孔時汽車零部件模具移動不方便的問題備,但是該裝置采用人眼觀察導致打孔誤差大、損壞汽車零部件模具的情況等出現,且現有的汽車零部件模具的精準定位打孔裝置因雜料及廢料布在汽車零部件模具表面上導致打孔不均勻和打孔深淺不一致的問題。因此,需要在現有的汽車模具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研究,提供一種用于汽車零部件模具的精準定位打孔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于解決汽車模具誤差大、損壞汽車零部件模具、打孔不均勻和打孔深淺不一致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用于汽車零部件模具的精準定位打孔裝置,通過設置控制面板、打孔機、攝像機和散熱風機等部件,能夠拍攝用于進行獲取汽車零部件模具的目標作業區域圖像信息,得出計算能夠有效節省打孔時間,打孔定位精度更加準確,并且能夠將汽車零部件模具表面的廢料清理,同時能夠對汽車零部件模具打孔的表面溫度進行降溫,對于汽車模具技術領域具有廣泛的實用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汽車零部件模具的精準定位打孔裝置,包括機架和機身,所述機架呈字母“L”狀,所述機架頂端右側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機身,所述機身呈“長方體”狀,所述機身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控制面板,所述機身內部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打孔機,所述打孔機底端轉動連接有螺紋轉桿,所述機身底端左側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工作組件,所述工作組件包括框架、攝像機、散熱風機和進風管,所述框架內部頂端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攝像機,所述框架內部底端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散熱風機,所述框架左側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進風管。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與外接電源呈電性連接,且控制面板與打孔機、攝像機和散熱風機之間呈電性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的信號輸出端與打孔機、攝像機和散熱風機的信號接收端呈信號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攝像機與散熱風機均位于同一水平線上。
進一步的,所述進風管呈字母“L”狀,且進風管一端與散熱風機之間通過螺栓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微型電腦、控制開關、顯示屏、調節開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汽車零部件模具的精準定位打孔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通過使用者對控制面板進行操控攝像機的視野調整,隨著調整攝像機的拍攝角度,使其能夠拍攝用于進行獲取汽車零部件模具的目標作業區域圖像信息,得出計算能夠有效節省打孔時間,且打孔定位精度更加準確,實現該種汽車零部件模具的精準定位打孔裝置的綜合切割工作,解決了以往汽車零部件模具打孔設備采用人眼觀察導致打孔誤差大、損壞汽車零部件模具的情況等出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友利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未經青島友利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327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