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臥式漿桶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31210.3 | 申請日: | 2018-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492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炯樓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門市凱斯特爾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7/04 | 分類號: | B01F7/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廖華均 |
| 地址: | 5291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攪拌槳 攪拌軸 漿桶 本實用新型 間隔設置 驅動裝置 客戶需求 桶體內壁 桶體上部 桶體中心 出料口 硅溶膠 進料口 有機架 桿部 貼合 桶體 橫穿 轉動 架設 穿過 驅動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臥式漿桶,包括有機架以及架設在機架上方的桶體,所述桶體上部設置有進料口,下部設置有出料口,所述桶體中心處橫穿設置有一攪拌軸,所述攪拌軸上設置有第一攪拌槳和第二攪拌槳,所述第一攪拌槳間隔設置在所述攪拌軸上,所述第一攪拌槳設置有多組,每組所述第一攪拌槳位于穿過所述攪拌軸的不同平面上;所述第二攪拌槳間隔設置在每組兩兩第一攪拌槳之間,所述第二攪拌槳設置有桿部和端部,所述端部貼合所述桶體內壁設置,所述機架上設置有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用以驅動所述攪拌軸轉動。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臥式漿桶,可以提高粉與硅溶膠攪拌程度,達到滿足客戶需求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臥式漿桶。
背景技術
在硅溶膠制殼工藝流程中,有一步驟是硅溶膠面層涂料配制,其需要通過漿桶將粉與硅溶膠攪拌均勻,然而,現有的傳統漿桶在開漿過程中,粉與硅溶膠不能充分混合,從而使漿料粉液比低,涂層薄,粉液比只能達到2.6左右,在做大件鑄造零件時,漿層薄容易造成露蠟或鑄件表面有凹點毛刺等現象,不能滿足客戶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臥式漿桶,從而提高粉與硅溶膠攪拌程度,達到滿足客戶需求的目的。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而提供的一種臥式漿桶,包括有機架以及架設在機架上方的桶體,所述桶體上部設置有進料口,下部設置有出料口,所述桶體中心處橫穿設置有一攪拌軸,所述攪拌軸上設置有第一攪拌槳和第二攪拌槳,所述第一攪拌槳間隔設置在所述攪拌軸上,所述第一攪拌槳設置有多組,每組所述第一攪拌槳位于穿過所述攪拌軸的不同平面上;所述第二攪拌槳間隔設置在每組兩兩第一攪拌槳之間,所述第二攪拌槳設置有桿部和端部,所述端部貼合所述桶體內壁設置,所述機架上設置有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用以驅動所述攪拌軸轉動。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攪拌槳設置有四組,四組所述第一攪拌槳分別設置在互相垂直的平面上。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攪拌槳的端部貼合所述桶體內壁面的一側設置為弧形面。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攪拌軸上貼合設置有刮刀。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攪拌槳的端部設置有犁刀。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出料口設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設置有閥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臥式漿桶,在攪拌軸上設置有第一攪拌槳和第二攪拌槳,第一攪拌槳間隔設置在攪拌軸上,并且多組攪拌槳位于穿過攪拌軸的不同平面上,在工作中,第一攪拌槳可以在不同的空間對桶體內的物料進行混合,不管物料什么時候進入桶體,都很快會有相應的攪拌槳對其進行攪拌;此外,在每組兩兩第一攪拌槳之間間隔設置有第二攪拌槳,第二攪拌槳的端部貼合桶體內壁設置,在攪拌過程中可以對附著在桶體內壁的物料打碎,防止在桶體內壁聚集,同時,第二攪拌槳可以對桶體內壁附近的物料進行攪拌,攪拌范圍更廣,可以起到更好的攪拌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臥式漿桶,可以提高粉與硅溶膠攪拌程度,達到滿足客戶需求的目的。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桶體內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桶體內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門市凱斯特爾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江門市凱斯特爾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312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嶺土基FCC催化劑的生產設備
- 下一篇:防過載攪拌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