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全熱交換新風除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30283.0 | 申請日: | 2018-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585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巍;陳魏方;徐健;姚夢蘭;余曉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曼瑞德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022 | 分類號: | F24F1/022;F24F1/0358;F24F3/14;F24F11/89;F24F12/00;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師事務所 33233 | 代理人: | 陸永強 |
| 地址: | 314002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縮機 除濕 排風 本實用新型 新風除濕機 全熱交換 熱交換芯 室內空氣 出風腔 導風板 分隔板 進風腔 風閥 腔室 新風 排風出風口 新風出風口 新風進風口 機體側部 排風風機 輸入空氣 維護方便 新風風機 除濕腔 檢修口 進風口 體積小 新風機 狀態時 分隔 維修 | ||
1.一種全熱交換新風除濕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體、熱交換芯、新風進風口、新風出風口、排風進風口、排風出風口、新風風機、排風風機、壓縮機、兩器部件、分隔板以及多個導風板,所述分隔板和導風板共同將機體分隔為若干腔室,所述腔室包括新風進風腔、新風出風腔、排風進風腔、排風出風腔、熱交換芯腔和除濕腔,所述熱交換芯設置于熱交換芯腔內,熱交換芯腔機體內一端中部,所述除濕腔配置在機體內另一端中部,壓縮機和兩器部件分別通過支撐架配置在除濕腔內,所述兩器部件包括沿空氣流向依次設置的蒸發器和冷凝器,所述蒸發器和冷凝器的兩端分別通過壓縮機和毛細管相連形成換熱工質循環回路,所述蒸發器和冷凝器底部的支撐架一體成型有集水槽,所述新風出風腔和排風出風腔分別位于除濕腔兩側且新風出風腔與除濕腔相連通,新風風機和排風風機分別配置于新風出風腔和排風出風腔內,所述新風進風腔和排風進風腔分別配置于熱交換芯腔的兩側并分別通過熱交換芯兩側的導風板與熱交換芯上的新風換熱風道和排風換熱風道相對應,所述排風進風腔內的導風板上具有風閥,所述風閥是由多個可轉動的葉片排列組合而成的格柵結構,葉片連接在聯動結構上,聯動結構連接驅動電機,排風進風腔通過風閥與除濕腔連通,所述機體的兩端的外壁上均設有吊掛件,且機體一端的側壁上設有檢修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熱交換新風除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風進風口配置在新風進風腔外壁上,新風出風口配置在新風出風腔的外壁上,新風進風腔通過熱交換芯的新風換熱風道與除濕腔相連通,排風進風口配置在排風進風腔外壁上,排風出風口配置在排風出風腔的外壁上,排風進風腔通過熱交換芯與排風出風腔連通,新風進風腔、熱交換芯腔、除濕腔和新風出風腔形成新風風路,排風進風腔、熱交換芯腔和排風出風腔排風風路,排風進風腔、除濕腔和新風出風腔形成除濕風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熱交換新風除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呈三角形槽;所述除濕腔的外壁上具有用于將水引出的引水槽和放水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熱交換新風除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風進風口和所述排風出風口朝向室外,所述新風出風口和所述排風進風口朝向室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熱交換新風除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外側壁上還配置有控制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曼瑞德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曼瑞德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3028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冷媒連接管及空調系統
- 下一篇:新風凈化裝置及具有其的空調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