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緊鄰河流透水地層的基坑止水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26527.8 | 申請日: | 2018-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607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6 |
| 發明(設計)人: | 牛東興;張曉林;蒲蘇東;沙開萊;田賀卿;趙杰;胡奇光;鄧一三;郭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9/04 | 分類號: | E02D19/04;E02D19/10;E02D19/18;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蘭州智和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周立新 |
| 地址: | 610032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降水井 咬合樁 鋼筋混凝土樁 素混凝土樁 河流 基坑止水 透水地層 粘土 圍堰 防護墻 止水 水位 水文地質條件 本實用新型 防水土工布 注漿袖閥管 不透水層 工程地質 依次設置 基坑 抽水泵 防水墻 堆砌 水系 防線 鋪設 | ||
1.一種緊鄰河流透水地層的基坑止水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設置的圍堰(8)、防護墻(7)、防水層(6)、第二集水設施、第二咬合樁組(4)和第一咬合樁組(3);
圍堰(8)由鋼筋石籠堆砌而成,圍堰(8)的下部位于河流的水面以下;防護墻(7)由粘土袋碼砌而成;防水層(6)由防水土工布鋪設而成,防水層(6)位于防護墻(7)與河堤之間;第二集水設施由并排設置的至少一口第二降水井(5)構成;第二咬合樁組(4)由多個粘土咬合樁(9)組成;第一咬合樁組(3)由多個素混凝土樁(10)和多個鋼筋混凝土樁(11)組成,素混凝土樁(10)和鋼筋混凝土樁(11)間隔設置,且相鄰的素混凝土樁(10)和鋼筋混凝土樁(11)相互咬合;第二降水井(5)、粘土咬合樁(9)、素混凝土樁(10)和鋼筋混凝土樁(11)的底部均伸入基坑(1)底面以下,進入不透水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緊鄰河流透水地層的基坑止水系統,其特征在于,素混凝土樁(10)和鋼筋混凝土樁(11)的咬合部位埋設有單向注漿袖閥管(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2652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開口刃腳的有底鋼套箱圍堰
- 下一篇:基坑降水管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