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微型魚--蔬共生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24830.4 | 申請日: | 2018-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945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金根;徐芹;楊偉球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A01K63/04;A01G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銘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周成金 |
| 地址: | 215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養殖廢水 養殖水體 水產養殖 共生系統 生態凈化 水流推動 增氧 本實用新型 殘留有機物 大顆粒固體 顆粒固體 水體環境 魚類糞便 栽培基質 植物系統 餌料 抽提 等大 共生 水體 廢水 殘留 堵塞 輸出 惡化 | ||
1.一種微型魚--蔬共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生系統包括水產養殖本體、養殖廢水提排機構、養殖廢水生態凈化機構、養殖水體增氧與水流推動機構,其中:
所述的水產養殖本體為一敞口容器,該敞口容器底端內表面設有一個凹槽;
所述養殖廢水提排機構包括提水設備、養殖廢水厭氧發酵裝置,所述提水設備包括微型水泵及配套管道,所述管道一端與微型水泵進水口連接,另一端伸入養殖本體底面的狹長凹槽,所述養殖廢水厭氧發酵裝置具有一厭氧發酵室,該厭氧發酵室頂端設有入水口,該入水口與微型水泵出水口聯通,厭氧發酵室的一側設置一開口,所述開口處設有尺寸相匹配的外推式活動塞,厭氧發酵室內位于所述開口上方設置一過濾網;
所述養殖廢水生態凈化機構包括植物種植槽廢水凈化裝置、廢水深度凈化處理裝置,厭氧發酵室內的水經開口流入植物種植槽廢水凈化裝置后,再進入深度凈化處理裝置,深度凈化處理裝置的一端與廢水凈化裝置連接,另一端設置一排水口,凈化達標的水經排水口重新引導回流到水產養殖本體中;
所述養殖水體增氧與水流推動機構包括微型增氧裝置及配套輸氧管道,所述微型增氧裝置包括增氧泵,所述輸氧管道一端與微型增氧裝置連接,另一端設有若干出氣孔并置于養殖本體凹槽的相對一端,所述出氣孔呈下傾狀,從出氣孔排出的氣體形成將缸底廢水、固體沉積物輸送到養殖本體底面凹槽的氧氣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魚--蔬共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種植槽廢水凈化裝置內部由多個第一立式擋板分隔,每塊第一立式擋板的一端預留一缺口作為第一導流口,相鄰兩塊第一立式擋板的第一導流口分設于擋板不同端,呈現首尾交錯連接狀;第一立式擋板之間鋪設惰性植物種植基質,所述基質上栽種植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魚--蔬共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水深度凈化處理裝置為一盒式裝置,內置“之”形坡道,在坡道上再設置多個第二立式擋板,每塊第二立式擋板一端留有一缺口作為第二導流口,相鄰兩塊第二立式擋板的第二導流口分設于擋板的不同端,呈現交錯連接狀,第二立式擋板之間放置高效凈化填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魚--蔬共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生系統還包括一移動支架,所述水產養殖本體設置在支架上,所述養殖廢水提排機構、養殖廢水生態凈化機構、養殖水體增氧與水流推動機構設置在水產養殖本體上方,所述移動支架底設具有支架移動輪。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魚--蔬共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生系統還包括水泵房和增氧泵房,所述增氧泵設置在增氧泵房內,微型水泵設置在水泵房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魚--蔬共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網的孔徑為0.03-2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2483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