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疊合式地下連續墻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24767.4 | 申請日: | 2018-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6199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2 |
| 發明(設計)人: | 郭建濤;油新華;耿冬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20 | 分類號: | E02D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王靈靈 |
| 地址: | 100029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疊合 預制 側墻板 泥漿 預制構件 豎向 地下連續墻結構 矩形水平 預制墻體 封底 疊合式 連續墻 內墻板 外墻板 外框 現澆 本實用新型 地下連續墻 后澆混凝土 對稱設置 防水效果 施工空間 受力性能 整體制作 內芯 墻板 墻體 施工 包圍 節約 加工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疊合式地下連續墻結構,地下連續墻包含多個單元預制連續墻,所述單元預制連續墻包括后澆混凝土內芯和預制墻體外框,所述預制墻體外框包括疊合部分外墻板、疊合部分內墻板、豎向擋泥漿側墻板和矩形水平下封底,所述豎向擋泥漿側墻板有兩塊并且對稱設置在矩形水平下封底的一組短邊上;疊合部分外墻板、疊合部分內墻板與設置在兩側的豎向擋泥漿側墻板形成凹槽。疊合預制部分采用預制構件廠加工的形式整體制作,大大節約了施工空間和施工前期準備時間,可以和其他施工同步進行。墻體外側包圍墻板預制,中間大部分均為現澆,可有效降低預制構件的自重,兩幅地連墻間接頭采用現澆,可有效保證接頭的防水效果及受力性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地下建筑施工領域,特別是一種疊合式地下連續墻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地下空間的開發也日益增多,明挖法施工是最常用的施工工法,地下連續墻是明挖法中最常用的圍護結構之一。
然而,目前地下連續墻大部分均采用現場水下灌注施工,少部分采用全預制地連墻。
現場水下灌注施工的地連墻存在如下問題:
第一,等待混凝土凝固導致工期延長;現澆地下連續墻作為地下大型混凝土支護結構,土方開挖需要等待地下連續墻混凝土凝固并達到一定強度后方可進一步施工,而城市地下空間建設要求盡量縮短工期,現澆地連墻顯然不符合城市地下空間建設的快速施工要求。
第二,澆筑時質量不易保證;地連墻的水下澆筑時,混凝土容易夾泥,下鋼筋籠時鋼筋上沾滿泥漿,降低混凝土鋼筋握裹力,墻身質量難以保證,且易引起墻面的無規則滲水,這是現澆地連墻一直無法解決的難題。
第三,軟弱地層中墻面平整度不易控制;當土層軟弱或砂層時,如果泥漿處理不當,槽壁存在坍塌問題,常見的是墻面有外凸現象,墻面平整度難以控制等問題。
使用全預制地連墻存在如下問題:第一,構件運輸困難;由于全預制地連墻長度較大,而城市道路一般寬度較窄,因而進行運輸時存在超高或轉彎困難。第二,吊裝就位難以控制;全預制地連墻由于自重較大,因而需要大型吊裝設備,需要較為廣闊的吊裝空間,同時因為過重導致就位微調困難。第三,接縫防水難以保證;全預制地連墻由于接縫均為冷接縫,且由于施工誤差導致接縫質量安逸保證,故容易導致接縫處漏水,影響結構施工。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疊合式地下連續墻結構,要解決現階段連續墻施工時出現的連續墻運輸困難、吊裝就位難控制、接縫防水處理質量低、施工周期長、澆筑質量低、墻面平整度不理想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疊合式地下連續墻結構,地下連續墻包含多個單元預制連續墻,所述單元預制連續墻包括后澆混凝土內芯4和預制墻體外框,所述預制墻體外框包括疊合部分外墻板1、疊合部分內墻板2、豎向擋泥漿側墻板3和矩形水平下封底6,所述豎向擋泥漿側墻板3有兩塊并且對稱設置在矩形水平下封底6的一組短邊上;疊合部分外墻板1、疊合部分內墻板2與設置在兩側的豎向擋泥漿側墻板3形成凹槽5。
進一步,相鄰單元預制連續墻接頭處的凹槽5內還設置有接頭現澆暗柱7。
進一步,接頭現澆暗柱7包括暗柱鋼筋籠和后澆混凝土。
進一步,矩形水平下封底6的高度至少為100mm。
進一步,矩形水平下封底6的寬度與后澆混凝土內芯4的厚度相適應。
進一步,單元預制連續墻還設置有吊裝用吊環。
進一步,預制墻體外框采用混凝土材質;混凝土內還預埋有鋼筋骨架。
進一步,預制墻體外框的高度為小于等于15m,寬度為500mm-500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2476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