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壓縮空氣分配使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24556.0 | 申請日: | 2018-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965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徐以泓;王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禾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C5/06 | 分類號: | F17C5/06;F17C13/04;F17C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權智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出氣管 空氣緩沖罐 降壓管 止回閥 減壓閥 連通 本實用新型 支路 低壓輸出 精濾裝置 使用裝置 壓縮空氣 中壓 氣管 儀表 空氣干燥器 粗濾器 低氣壓 空壓機 輸出端 輸出管 壓縮氣 分配 供氣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壓縮空氣分配使用裝置,包括空壓機、第一空氣緩沖罐、粗濾器、空氣干燥器和精濾裝置,精濾裝置輸出端設有兩個支路,分別連通有0.8MPa儀表用高壓輸出氣管和第一降壓管,0.8MPa儀表用高壓輸出氣管上設有第一止回閥,第一降壓管上設置有第一減壓閥,第一降壓管另一端連通有第二空氣緩沖罐,第二空氣緩沖罐的輸出管設有兩個支路,分別連通有0.5MPa工藝用中壓輸出氣管和0.3MPa工藝用低壓輸出氣管,0.5MPa工藝用中壓輸出氣管上設置有第二止回閥,0.3MPa工藝用低壓輸出氣管上設置有第二減壓閥和第三止回閥;本實用新型可以滿足不同設備的高、中、低氣壓的供氣,有效提高壓縮氣的用氣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壓縮空氣供氣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壓縮空氣分配使用裝置。
背景技術
工廠的壓縮空氣供氣系統,與供蒸汽系統、供水系統和供電系統一樣,同屬于公用工程系統。
公用工程系統的設計、分配直接影響車間甚至全廠的應用,壓縮空氣供氣系統分配不合理的話,常會在一段時間內局部供氣充裕,另一些地方供氣不足、壓力急降,這對用氣量不大但對壓力要求高的儀表用氣影響較大,導致氣動開關閥門、氣動自動調節閥門等用氣設備工作不正常,因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壓縮空氣分配使用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壓縮空氣分配使用裝置,將設備的裝配進行合理組合后,可以滿足不同設備的高、中、低氣壓的供氣,有效提高壓縮氣的用氣穩定性。
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壓縮空氣分配使用裝置,包括空壓機,空壓機的輸出端連通有第一空氣緩沖罐,所述第一空氣緩沖罐的輸出端連通有粗濾器,所述粗濾器的輸出端連通有空氣干燥器,所述空氣干燥器的輸出端連通有精濾裝置,所述精濾裝置的輸出端設有兩個支路,分別連通有0.8MPa儀表用高壓輸出氣管和第一降壓管,所述0.8MPa儀表用高壓輸出氣管上設有第一止回閥,所述第一降壓管上設置有第一減壓閥,所述第一降壓管的另一端連通有第二空氣緩沖罐,所述第二空氣緩沖罐的輸出管設有兩個支路,分別連通有0.5MPa工藝用中壓輸出氣管和0.3MPa工藝用低壓輸出氣管,所述0.5MPa工藝用中壓輸出氣管上設置有第二止回閥,所述0.3MPa 工藝用低壓輸出氣管上設置有第二減壓閥和第三止回閥,所述第三止回閥設置在第二減壓閥的后端。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精濾裝置包括第一精濾器和第二精濾器,所述第一精濾器的輸出端連通第二精濾器所述第二精濾器的輸出端連通0.8MPa儀表用高壓輸出氣管和第一降壓管。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一減壓閥和第二減壓閥結構相同,且均為彈簧式空氣減壓閥、自力式減壓閥或自動調節減壓閥。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空壓機連通第一空氣緩沖罐以及第一空氣緩沖罐連通粗濾器的管道上均設有手動閥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壓縮空氣分配使用裝置,將設備的裝配進行合理組合后,可以滿足不同設備的高、中、低氣壓的供氣,有效提高壓縮氣的用氣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其中:1-空壓機,2-第一空氣緩沖罐,3-粗濾器,4-空氣干燥器, 5-0.8MPa儀表用高壓輸出氣管,6-第一降壓管,7-第一止回閥,8- 第一減壓閥,9-第二空氣緩沖罐,10-0.5MPa工藝用中壓輸出氣管,11-0.3MPa工藝用低壓輸出氣管,12-第二止回閥,13-第二減壓閥, 14-第三止回閥,15-第一精濾器,16-第二精濾器,17-手動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本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禾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禾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245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