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蓄電池式電永磁鐵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24506.2 | 申請日: | 2018-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286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30 |
| 發明(設計)人: | 黃大啟;周志朝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洲悍威磁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7/18 | 分類號: | H01F7/18 |
| 代理公司: | 長沙朕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鐘聲 |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第一開關 永磁鐵 勵磁電路 勵磁線圈 蓄電池式 續流電路 蓄電池 本實用新型 控制器 正極 單刀雙擲開關 電池負極 勵磁電流 起重能力 不動端 多通道 并聯 觸發 續流 串聯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蓄電池式電永磁鐵,包括蓄電池、控制器和電永磁鐵機體,電永磁鐵機體包括勵磁線圈,控制器包括一個或兩個以上相互并聯的勵磁電路單元以及與勵磁電路單元一一對應串聯的續流電路單元,勵磁電路單元包括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之間連接有勵磁線圈;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均為單刀雙擲開關,勵磁線圈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的動端相連接,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的兩個不動端均分別與蓄電池的正極和續流電路單元相連接,續流電路單元與電池負極相連。本實用新型的蓄電池式電永磁鐵具有勵磁電流大、起重能力大、無需等待續流時間、多通道快速觸發和結構簡單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磁力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蓄電池式電永磁鐵。
背景技術
蓄電池式電永磁鐵的原理是利用蓄電池對控制器進行供電,使控制器輸出正向或反向的電流以對電永磁鐵內部的勵磁線圈進行勵磁,使其環繞的可逆磁鋼激化,產生與永磁體同向或反向的磁場,吸附或釋放目標導磁物。通常電永磁鐵內部的勵磁線圈是一個大電感負載,因此勵磁過程結束時,勵磁電流不能突變,而是需要一定的續流時間。現有的大型的電永磁鐵,需要的勵磁電流較大,而蓄電池所能提供的電壓和電流有限,因此充退磁操作一般要分多組順次進行,但每組充退磁完成后還要等待續流完成后才能進行下一組操作,所以充退磁時間較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勵磁電流大、起重能力大、無需等待續流時間、多通道快速觸發和結構簡單的蓄電池式電永磁鐵。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蓄電池式電永磁鐵,包括蓄電池、控制器和電永磁鐵機體,所述電永磁鐵機體包括勵磁線圈,所述控制器包括一個或兩個以上相互并聯的勵磁電路單元以及與勵磁電路單元一一對應串聯的續流電路單元,所述勵磁電路單元包括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之間連接有勵磁線圈;所述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均為單刀雙擲開關,所述勵磁線圈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的動端相連接,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的兩個不動端均分別與蓄電池的正極和續流電路單元相連接,所述續流電路單元與電池負極相連。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續流電路單元包括兩個相互并聯的單向導通的第一晶體管和第二晶體管,以及連接于第一晶體管和第二晶體管的輸入端與蓄電池負極之間的第三晶體管;第一晶體管和第二晶體管的輸出端分別連接于勵磁線圈的兩端點上。
所述第一晶體管和第二晶體管為二極管,所述第三晶體管為三極管。
所述第三晶體管的集電極分別與所述第一開關的一個不動端、第二開關的一個不動端及第一晶體管的輸入端和第二晶體管的輸入端相連,所述第三晶體管的發射極與蓄電池的負極連接。
所述第三晶體管為IGBT管。
所述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均為繼電器,所述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中,勵磁線圈與續流電路單元接于常閉觸點上。
所述蓄電池式電永磁鐵還包括分別與所述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的控制端相連的單片機;所述單片機被配置為執行以下動作的一種或兩種:
所述蓄電池式電永磁鐵進行正向勵磁時,觸發第一開關動作,第二開關不動作;
所述蓄電池式電永磁鐵進行反向勵磁時,觸發第二開關動作,第一開關不動作。
所述蓄電池式電永磁鐵還包括用于驅動第三晶體管導通的第三晶體管驅動芯片,所述單片機還與第三晶體管驅動芯片相連,所述第三晶體管驅動芯片與第三晶體管的門極相連,所述單片機觸發第一開關或第二開關的同時控制第三晶體管驅動芯片觸發第三晶體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洲悍威磁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株洲悍威磁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2450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