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軟啟動閥及軟啟動卸荷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20486.1 | 申請日: | 2018-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290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明勇;孫輝華;劉廣操;施俊;雷新海;周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格瑞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3/26 | 分類號: | F16K3/26;F16K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術蘭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軟啟動閥 卸荷孔 軟啟動 通風圈 卸荷閥 氣源 閥門技術領域 室內氣體壓力 本實用新型 第二腔室 隔離組件 氣動元件 氣流通道 氣體壓力 氣源壓力 室內氣體 外接氣源 逐漸增大 注入氣體 釋放 形變 閥組件 進氣端 通風孔 重合 閥桿 進氣 平衡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軟啟動閥及軟啟動卸荷閥,屬于閥門技術領域。該軟啟動閥包括閥組件、通風圈以及隔離組件。在使用時,外接氣源設備通過進氣端注入氣體,一部分氣體沿第一卸荷孔釋放,一部分氣體沿氣流通道進入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內氣體體積逐漸增大,彈性體發生形變,彈性體推動第一閥桿向靠近進氣端的方向運動以限制氣源通過第一卸荷孔釋放,進而氣源壓力與第二腔室內氣體壓力達到平衡,完成軟啟動閥的啟動。通風圈可以根據氣源的壓力,通過調節通風孔與第一卸荷孔的重合面積,放緩氣體壓力上升速度,保護氣動元件。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軟啟動閥及軟啟動卸荷閥。
背景技術
軟啟動閥的主要作用在于,其在負荷時能夠避免氣壓上升過快,保護氣動元件,延長其使用壽命。而現有的軟啟動閥并不能根據氣源的壓力進行針對性地調整,例如,當氣源的壓力過大時,氣體壓力短時間內仍然上升較快,而當氣源的壓力過小時,氣體壓力上升過于緩慢,啟動較慢。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軟氣動閥,旨在提高其面對不同壓力的氣源的可調節性。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軟啟動閥,包括閥組件、通風圈以及隔離組件。
其中,所述閥組件具有安裝腔,所述閥組件的一端具有與所述安裝腔連通的進氣端,所述閥組件靠近所述進氣端的一端開設有第一卸荷孔,所述進氣端被配置成與外界氣源設備連接。
所述通風圈安裝于所述閥組件的第一卸荷孔處,所述通風圈開設有通風孔,所述通風圈與所述閥組件活動連接,且所述通風圈能夠相對所述閥組件運動以改變所述通風孔和所述第一卸荷孔的重合面積。
所述隔離組件安裝于所述安裝腔內,所述隔離組件將所述安裝腔分隔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進氣端與所述第二腔室連通,所述隔離組件包括連接的彈性體和第一閥桿,所述彈性體的邊緣與所述閥組件連接,所述第一閥桿開設有氣流通道,所述氣流通道與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連通,所述彈性體能夠在氣源進入所述第二腔室時通過變形驅動所述第一閥桿運動以限制氣源通過所述第一卸荷孔。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所述閥組件包括第一閥體、第一閥蓋以及閥座,所述第一閥體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閥蓋連接,所述第一閥體的另一端與所述閥座連接且所述閥座設置于所述第一閥體內,所述第一卸荷孔開設于所述閥座。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所述通風圈套設于所述閥座,所述通風圈能夠相對所述閥座轉動以改變所述通風孔和所述第一卸荷孔的重合面積。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案中,還包括導向機構,所述通風圈可滑動地套設于所述閥座,所述通風圈能夠沿所述閥座的軸向方向滑動以改變所述通風孔和所述第一卸荷孔的重合面積。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所述軟啟動閥還包括導向機構,所述導向機構包括止擋環,所述止擋環可滑動地套設于所述第一閥桿,且所述止擋環的周緣與所述閥組件連接,所述止擋環和所述第一閥桿將所述第二腔室分割為第一子腔室和第二子腔室,所述第二子腔室和所述氣流通道連通。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所述導向機構還包括第一彈性件,所述第一彈性件套設于所述第一閥桿,且所述第一彈性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止擋環和所述彈性體連接。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所述彈性體包括彈性膜片,所述彈性膜片與所述閥組件連接,所述彈性膜片的周緣設置有彎曲部,所述彈性膜片與所述第一閥桿遠離所述進氣端的一端連接,所述彈性膜片能夠在氣源進入所述第二腔室時通過變形驅動所述第一閥桿運動以限制氣源通過所述第一卸荷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格瑞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格瑞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2048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