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細胞循環發酵的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16932.1 | 申請日: | 2018-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682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0 |
| 發明(設計)人: | 程立坤;林初文;沈志強;付強;付石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M3/00 | 分類號: | C12M3/00;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慶慶 |
| 地址: | 2566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心機 補料瓶 出料口 細胞循環 發酵罐 發酵 緩存罐 粒度檢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 微生物加工 資源利用率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回收利用 生產技術 首尾連接 系統實現 依次連接 下端 連通 工作量 進口 | ||
本實用新型屬于微生物加工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細胞循環發酵的系統。本系統包括發酵罐、第一離心機、補料瓶,發酵罐下端有至少一個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第一出料口、第一離心機、補料瓶、發酵罐的進口通過第一管道依次首尾連接;第二出料口與補料瓶通過第二管道連通;第一離心機與補料瓶之間通過第三管道依次連接有緩存罐、第二離心機,緩存罐上連接有粒度檢測裝置。該系統實現了細胞循環發酵,有效減輕了第一離心機的工作量,節省時間;且實現有效組分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微生物加工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細胞循環發酵的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生物過程工程研究發展,細胞循環發酵技術得到逐步應用。當發酵產物與細胞生物量呈正相關時,提高細胞生物量可顯著提高發酵的產品產量。在細胞循環策略實施中,一般將微生物對數生長后期的細胞經濃縮后重新回到生物反應器。目前,細胞循環發酵所用設備昂貴、成本高,限制了細胞循環發酵的應用。因此設計一種可用于細胞循環發酵的簡易系統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對于現有的細胞循環發酵的系統,一方面在每次循環時候都需要所有的發酵液進行離心,費時費力;另一方面經過離心后的輕液都直接丟棄,而里面有一部分固體有效組分也隨之丟棄,在多次循環發酵、多次離心過程中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制備了一種適用于細胞循環發酵的系統,同時該系統在發酵罐上增加了第二出料口,將發酵后的重的組分直接輸送至補料瓶,有效減輕了第一離心機的工作量,且節省時間;發酵液離心后的清液進入緩存罐進行篩選,實現有效組分的回收,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來實現的:一種用于細胞循環發酵的系統,包括發酵罐、第一離心機、補料瓶,發酵罐下端有至少一個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第一出料口、第一離心機、補料瓶、發酵罐的進口通過第一管道依次首尾連接;第二出料口與補料瓶通過第二管道連通;第一離心機與補料瓶之間通過第三管道依次連接有緩存罐、第二離心機,緩存罐上連接有粒度檢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補料瓶上有營養液進口。在細胞循環發酵過程中定時增加營養液,彌補發酵時的營養液消耗,保證發酵過程中營養需求。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發酵罐與第一離心機之間,補料瓶與發酵罐之間的第一管道的回路和第二管道上分別有輸送泵。采用本技術方案,實現發酵液的輸送,輸送泵可采用蠕動泵,實現精準控制。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發酵罐與第一離心機之間的第一管道上有電磁閥,發酵罐與補料瓶之間的第二管道上有電磁閥。對于發酵罐內發酵后需要離心的液體,首先開啟第二管道上的電磁閥將重的組份先直接輸送至補料瓶,然后關閉該電磁閥,開啟第一管道上的電磁閥,將輕的組份輸送至第一離心機;采用電磁閥時候可以配套時間繼電器,控制兩個管道的電磁閥的開啟順序及時間。此外,此處亦可以采用手動的閥門。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發酵罐與補料瓶之間的第一管道的回路上有電磁閥和流量計。通過流量計及電磁閥的配合,控制發酵罐內的發酵液體積。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發酵罐下端為向下凸的圓弧狀,第二出料口有一個,且位于發酵罐下端最底部;第一出料口有四個,且第一出料口均勻分布在第二出料口四周。采用本技術方案,便于快速的將發酵罐內的重組分和輕組分進行輸送。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第一離心機有兩臺,且并聯設置;經過兩臺第一離心機后的輕液進入粒度檢測裝置,經過兩臺第一離心機后的重液進入補料瓶。采用本技術方案,可以實現發酵液的快速離心,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可以將一臺作為備用,保證循環發酵工序的連貫性。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第二管道為透明管道。采用本技術方案,可以隨時觀察第二管道內對發酵罐內重組分的輸送情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169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植物病原組織材料的保濕培養裝置
- 下一篇:藥效模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