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采用十字型肋板加強的新型方鋼管混凝土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14751.5 | 申請日: | 2018-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632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6 |
| 發明(設計)人: | 肖紅慶;陳玉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C3/34 | 分類號: | E04C3/34;E04C3/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90 山東省青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十字型 肋板 側板 方鋼管 方鋼管混凝土柱 混凝土 焊縫焊接 焊縫 開孔 鋼管混凝土柱 本實用新型 澆筑混凝土 材料性能 承載能力 防止結構 鋼管管壁 接觸位置 抗震性能 內部設置 內表面 握裹力 有效地 失穩 套箍 鋼管 貫穿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采用十字型肋板加強的新型方鋼管混凝土柱,它包含方鋼管、十字型肋板、混凝土、第一焊縫和第二焊縫;所述的方鋼管由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構成,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的接觸位置由第一焊縫焊接成整體,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的內表面設有十字型肋板,十字型肋板與方鋼管之間通過第二焊縫焊接成一體,十字型肋板上依次設有均勻分布且貫穿的開孔,方鋼管內部澆筑混凝土。該鋼管混凝土柱內部設置了十字型肋板,有效地克服了方鋼管套箍能力弱的缺點,使材料性能充分發揮,防止結構過早失穩,提高了結構的承載能力和抗震性能;十字型肋板上設置開孔開,增強了鋼管管壁和混凝土的共同作用,提高了鋼管對混凝土的握裹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柱,具體為一種采用十字型肋板加強的新型方鋼管混凝土柱,屬于建筑裝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鋼管混凝土柱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高效的組合構件,是由鋼管和鋼管內的混凝土組成,受力過程中鋼管和混凝土各自發揮自身受力特點,互為補充。鋼管可以提高對內部混凝土的約束作用,混凝土在外側鋼管的側向約束下較好的處于三向受壓狀態,使混凝土更好的發揮其抗壓性能。同時鋼管可作為混凝土的永久模板,使得混凝土在灌注時少了模板支撐的費用,兼具一般鋼結構施工高效的特點,經濟效益顯著,符合綠色建筑與建筑工業化的理念。
研究成果表明,圓形截面中鋼管對核心混凝土的約束效果較好,但是圓形截面柱與梁的連接節點設計復雜且不便于施工;而方鋼管混凝土柱截面規整,連接節點設計簡單易于施工,因此方鋼管混凝土柱應用日益廣泛。
但是方鋼管對核心混凝土的約束效應并不顯著,因為在方鋼管混凝土柱中,角部區域對混凝土的約束能力較強而方鋼管四邊的中間區域對混凝土的約束能力弱,所以應該對方鋼管混凝土柱采取一定的構造措施進行加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采用十字型肋板加強的新型方鋼管混凝土柱。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采用十字型肋板加強的新型方鋼管混凝土柱,它包含方鋼管、十字型肋板、混凝土、開孔、第一焊縫和第二焊縫;所述的方鋼管由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構成,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的接觸位置由第一焊縫焊接成整體,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的內表面設有十字型肋板,十字型肋板與方鋼管之間通過第二焊縫焊接成一體,十字型肋板由豎板、第一橫板、第二橫板和第三焊縫構成,第一橫板和第二橫板分別與豎板通過第三焊縫焊接成一體,豎板上設有兩列均勻分布且貫穿的開孔,第一橫板和第二橫板上設有一列均勻分布且貫穿的開孔,方鋼管內部澆筑混凝土。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的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結構尺寸完全相同,采用鋼板彎折90°制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的十字型肋板總共設有4條,位于方鋼管截面的水平、豎直中軸線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的十字型肋板與方鋼管接觸位置的兩側均設有第二焊縫,確保整體的穩固性和強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的十字型肋板的高度小于方鋼管寬度的三分之一,且十字型肋板的高度大于方鋼管寬度的四分之一。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的第一橫板和第二橫板位于豎板的中上部的兩側且呈左右對稱分布。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的第一橫板和第二橫板與豎板接觸位置的兩側均設有第三焊縫,確保整體的穩固性和強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的方鋼管、十字型肋板的表面均涂抹耐腐蝕涂層,以提高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科技大學,未經山東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1475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