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回轉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11018.8 | 申請日: | 2018-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887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鳴暉;應旻;吳文淵;羅煒;吳春楊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7/10 | 分類號: | H02K7/10;F16H7/02;F16H49/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諧波減速器 同步帶傳動機構 回轉機構 角度位移傳感器 電機輸出軸 回程間隙 上平板 回轉軸承內圈 回轉軸承外圈 同步帶輪傳動 本實用新型 輸入端連接 電機安裝 回轉支撐 回轉軸承 精密運動 有效解決 大負載 輸出端 回轉 | ||
一種回轉機構,其中,電機安裝在基座下方,電機輸出軸與設置在基座上方的角度位移傳感器連接,同步帶傳動機構一端套裝在電機輸出軸上,同步帶傳動機構另一端與諧波減速器輸入端連接,諧波減速器輸出端與上平板連接,上平板與回轉軸承內圈連接;同時同步帶傳動機構、諧波減速器、回轉軸承外圈分別設置在基座上方;本實用新型采用回轉軸承進行回轉支撐可承受較大負載,同時利用諧波減速器及同步帶輪傳動用于實現非常小的回程間隙,并由角度位移傳感器對回轉角度進行精確控制,有效解決目前大多數回轉機構均有回程間隙或者負載過小等缺陷,無法滿足精密運動需求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結構設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回轉機構。
背景技術
回轉機構通常由支撐機構和驅動機構兩部分組成,支撐機構用以連接固定部分與運動機構,并為回轉運動提供約束,使得回轉機構具有確定運動,同時提供支撐并承受載荷;驅動機構為回轉運動提供動力,目前大多數回轉機構均有回程間隙或者負載過小等缺陷,無法滿足精密運動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回轉機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回轉機構,包括基座、電機、角度位移傳感器、同步帶傳動機構、回轉軸承、諧波減速器及上平板;其中,電機安裝在基座下方,電機輸出軸與設置在基座上方的角度位移傳感器連接,同步帶傳動機構一端套裝在電機輸出軸上,同步帶傳動機構另一端與諧波減速器輸入端連接,諧波減速器輸出端與上平板連接,上平板與回轉軸承內圈連接;同時同步帶傳動機構、諧波減速器、回轉軸承外圈分別設置在基座上方。
在本實用新型中,電機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角度位移傳感器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中,角度位移傳感器安裝在傳感器安裝支架上,傳感器安裝支架安裝在基座上。
在本實用新型中,在位于傳感器安裝支架兩側的基座上分別設置有支撐體。
在本實用新型中,支撐體上方設置有用于安裝回轉軸承的軸承安裝支架,回轉軸承外圈安裝在軸承安裝支架上。
在本實用新型中,電機驅動同步帶傳動機構做旋轉運動,同步帶傳動機構將旋轉運動輸入至諧波減速器的輸入端,諧波減速器輸出端與上平板連接,進而帶動回轉軸承產生回轉運動,所有負載都通過回轉軸承傳遞給基座,可實現大負載的回轉運動;諧波減速器的回程間隙幾乎為零;通過角度位移傳感器可精確的實現回轉角度控制。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回轉軸承進行回轉支撐可承受較大負載,同時利用諧波減速器及同步帶輪傳動用于實現非常小的回程間隙,并由角度位移傳感器對回轉角度進行精確控制,有效解決目前大多數回轉機構均有回程間隙或者負載過小等缺陷,無法滿足精密運動需求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的等軸側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1101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機旋轉軸固定裝置
- 下一篇:一種減速電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