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納污坑塘的治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10592.1 | 申請日: | 2018-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071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7 |
| 發明(設計)人: | 向華浩;劉楊華;劉光石;朱敬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永清水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馬強;胡凌云 |
| 地址: | 518052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本實用新型 治理系統 臭氧氧化單元 離子交換單元 污水凈化效果 治理 無二次污染 綠色環保 曝氣單元 污染因子 污水回收 絮凝沉淀 依次連通 防滲膜 增氧 生態系統 鋪設 污水 恢復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納污坑塘的治理系統,包括依次連通的調理塘、臭氧氧化單元、離子交換單元、增氧曝氣單元、絮凝沉淀單元和存放塘,所述存放塘的底部鋪設有防滲膜。本實用新型結合工程實際需要,對各個污染因子均有較好的治理效果,最終恢復該區域的生態系統。且治理措施中工序簡單實用,污水凈化效果好,既處理了污水,又將污水回收利用,整個治理體系綠色環保,無二次污染。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環境修復領域,涉及一種納污坑塘的治理系統。
背景技術
上世紀末,國內部分生活、工業區域由于無流動性河流,且污水處理不完善,逐漸形成了以坑塘作為排污對象,對水體及土壤環境構成了威脅。為了消除坑塘的環境危害,國家開始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由于坑塘污染時間長久,需要徹底解除水、土壤等各個方面的污染問題,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納污坑塘的治理系統,以有效治理納污坑塘。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納污坑塘的治理系統,包括依次連通的調理塘、臭氧氧化單元、離子交換單元、增氧曝氣單元、絮凝沉淀單元和存放塘,所述存放塘的底部鋪設有防滲膜。
如此,可將待處理納污坑塘的污水通過溝渠或污水泵輸送至調理塘,通過添加調理劑混合均勻后,再輸送至臭氧氧化單元、離子交換單元、增氧曝氣單元、絮凝沉淀單元進行凈化處理,凈化完成后排放至存放塘,存放塘內的水可用于澆灌或其他用途。存放塘內的防滲膜可防止凈化水被再次污染。
污水在臭氧氧化單元中,污水中大分子被分解為小分子,可生化性得到提升。離子交換單元中,通過打破廢水中的正負離子鍵,然后以電荷中和為基理,與離子分離藥劑中的正負離子重新組合,聚集微小絮體,繼而封鎖組成較大絮狀體,與水體分離,達到污水凈化目的。
納污坑塘底部的淤泥采用排干清淤處理,通過檢測底泥成分判斷是否污染超標,若未超標,消毒晾干后可用作護坡道路的填埋土,若污染超標,則送至填埋場進一步處理。
在污染物清除后,在納污坑塘底部播撒草籽,污水凈化后用作澆灌用水,恢復該區域的生態系統。
通過一個調理塘可實現多個待處理納污坑塘的污水收集處理。存放塘、調理塘均可利用現成納污坑塘,減少治理系統構建所需工程量。
進一步地,所述調理塘的底部挖設有方槽和若干與方槽連通的引水槽。
進一步地,所述方槽位于調理塘的出水側。如此,可方便水的匯集和污水抽出。
進一步地,所述引水槽的坡度為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
進一步地,方槽和引水槽朝向調理塘的出水側傾斜。
進一步地,所述調理塘內的污水通過水泵輸送至臭氧氧化單元。
進一步地,所述防滲膜為聚乙烯膜。進一步地,防滲膜的中間及四周邊緣用重物壓實。
進一步地,所述防滲膜的厚度為1-2cm。
本實用新型結合工程實際需要,對各個污染因子均有較好的治理效果,最終恢復該區域的生態系統。且治理措施中工序簡單實用,污水凈化效果好,既處理了污水,又將污水回收利用,整個治理體系綠色環保,無二次污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方式的治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俯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方式的污水凈化主體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永清水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深圳永清水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1059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園林綠化雨水收集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大水量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