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腔體加熱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07346.0 | 申請日: | 2018-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997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7 |
| 發明(設計)人: | 黃高勇;徐米衛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市金美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B17/00 | 分類號: | F27B17/00;F27D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7528 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撐盤 加熱腔體 隔斷板 爐蓋 爐體 加熱爐 本實用新型 多腔體 旋轉支撐盤 徑向延伸 模具加熱 驅動轉軸 熱量損耗 支撐模具 中心設置 周向間隔 軸線轉動 對齊 上端 豎直 轉軸 模具 轉動 電機 開口 體內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加熱領域,其中公開了一種多腔體加熱爐,包括爐體以及爐蓋,所述爐體中設置有用于支撐模具的支撐盤,所述支撐盤在平面繞其軸線轉動設置,所述支撐盤上端周向間隔設置有隔斷板,所述隔斷板沿豎直方向和支撐盤的徑向延伸設置,相鄰所述隔斷板之間形成加熱腔體,所述爐蓋不大于加熱腔體的開口大小,所述支撐盤中心設置有轉軸,所述爐體上設置有用于驅動轉軸轉動的電機一。本實用新型具有通過旋轉支撐盤,使得不同加熱腔體與爐蓋對齊,減少拿放模具時爐體內的熱量損耗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加熱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腔體加熱爐。
背景技術
在棒料或者管料的生產,將原料加熱至接近熔點,提升原料的塑性變形能力,而后將模具與原料放置于壓力機上,壓力機擠壓原料通過模具上的成型孔,使得原料擠壓成型對應的棒料或管料。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當模具與原料的溫度相差較大時,原料在通過模具時會發生粘連,故現有的處理方式是將模具放入加熱爐中進行加熱,加熱爐包括用于存儲和加熱模具的爐體以及爐蓋,通過控制爐蓋的打開與閉合,實現模具在爐體存儲或拿取的目的。
如上述公開技術中,通常會在爐體中放入多個模具同時進行加熱和保溫,當需要取出其中一個模具時,需要將爐蓋打開,使得冷空氣進入爐體中,使得爐體中熱量的大量損失,不利于對其他模具持續的加熱和保溫作用,存在待改進的不足之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腔體加熱爐,旋轉支撐盤,使得不同加熱腔體與爐蓋對齊,減少拿放模具時爐體內的熱量損耗。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多腔體加熱爐,包括爐體以及爐蓋,所述爐體中設置有用于支撐模具的支撐盤,所述支撐盤在平面繞其軸線轉動設置,所述支撐盤上端周向間隔設置有隔斷板,所述隔斷板沿豎直方向和支撐盤的徑向延伸設置,相鄰所述隔斷板之間形成加熱腔體,所述爐蓋不大于加熱腔體的開口大小,所述支撐盤中心設置有轉軸,所述爐體上設置有用于驅動轉軸轉動的電機一。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支撐盤上周向間隔設置有隔斷板,相鄰隔斷板之間形成加熱腔體,轉動支撐盤使得其中一個加熱腔體與爐蓋對齊,當取出該加熱腔體中的模具時,隔斷板阻隔了其他加熱腔體中的熱量從爐蓋處流失,減少了拿取模具時的熱量損失。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隔斷板遠離一端開設有卡槽,所述卡槽中設置有輥桿,所述輥桿沿豎直方向延伸設置,所述輥桿繞其軸線轉動并抵接于爐體內側。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支撐盤轉動時,輥桿沿爐體的內壁滾動,輥桿與爐體內壁之間的抵接,減小了隔斷板與爐體內壁之間的縫隙,進而減少在拿取模具時爐體內熱量的散失。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相鄰所述隔斷板之間且位于支撐盤上均設置有滑移板,所述支撐盤上沿其徑向開設有滑道,所述滑道中設置有用于支撐滑移板的滾輪。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模具放置與滑移板上,通過拉動滑移板便于拿放模具,且滾輪減小移動滑移板時收到的摩擦力,提升模具拿放的速率,進而減少爐體內熱量的損失。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相鄰所述隔斷板之間設置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與滑移板朝向轉軸的一端之間設置有拉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拿放模具時,將滑移板拉出,并拿放滑移板上的模具后,在拉簧的拉力下,使得滑移板收回爐體中,進一步提升模具拿放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爐蓋的一端鉸接爐體外側,所述爐蓋背離爐體的一側延伸有耳板,所述爐體上鉸接設置有氣缸,所述氣鉸接的轉動軸線與爐蓋鉸接的轉動軸線平行,且所述氣缸的伸縮端鉸接耳板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市金美鋁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臺州市金美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073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