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甘蔗中耕水肥培土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04987.0 | 申請日: | 2018-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850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鄧克杰;廖獻華;黃鑫;張世昌;潘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海市農機管理服務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C23/00 | 分類號: | A01C23/00;A01B39/04;A01B39/22;B01F1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譚連香 |
| 地址: | 536006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肥 培土 灌溉 甘蔗 本實用新型 掛接裝置 出液管 出液口 培土機 支撐座 水泵 進料口處 農業設備 進料口 輸出端 上端 桶蓋 外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設備技術領域。甘蔗中耕水肥培土機,包括培土犁、機架、拖拉機掛接裝置和若干個灌溉桶,所述培土犁設置在所述機架的下部,所述拖拉機掛接裝置設置在機架的中部;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支撐座,所述灌溉桶設置在所述支撐座內,所述灌溉桶的上端設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處連接有桶蓋;所述灌溉桶還開設有出液口,所述灌溉桶的外部設有出液管和水泵,所述出液口通過水泵的輸出端與出液管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便捷,不但降低了甘蔗水肥培土的勞動強度,而且提高了甘蔗水肥培土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甘蔗中耕水肥培土機。
背景技術
我國甘蔗種植主要分布在南方,隨著農業產業化不斷升級,傳統農業種植逐漸暴露出一些缺點,人工作業成本的增加對生產造成了不利影響,改進農業種植方式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的標志。目前,甘蔗種植已朝著機械化方向發展。甘蔗種植前或者種植過程中需要對甘蔗地進行培土澆水,培土是為了更好地對甘蔗根部充分澆水施肥。現有技術中,國內使用的甘蔗培土機一般具有施肥功能,但不具有水肥灌溉功能,使得肥料在短時間內難以被甘蔗吸收,降低了設備的效率。對土地進行培土后需要人工對土地進行水肥灌溉,消耗動力,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在培土時對土地進行水肥灌溉的甘蔗中耕水肥培土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甘蔗中耕水肥培土機,包括培土犁、機架、拖拉機掛接裝置和若干個灌溉桶,所述培土犁設置在所述機架的下部,所述拖拉機掛接裝置設置在機架的中部;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支撐座,所述灌溉桶設置在所述支撐座上,所述灌溉桶的上端設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處連接有桶蓋;所述灌溉桶還開設有出液口,所述灌溉桶的外部設有出液管和水泵,所述出液口通過水泵的輸出端與出液管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灌溉桶為圓柱型,所述支撐座包括L型桿、圓形底盤和呈圓環形的限位環,所述L型桿包括橫向桿和縱向桿,所述橫向桿和縱向桿一體成型,所述橫向桿焊接在所述機架的上端面,所述圓形底盤焊接在所述橫向桿上,所述限位環焊接在所述縱向桿上,所述圓形底盤與所述限位環相互平行,并且圓形底盤的中軸線與限位環的中軸線重合,所述灌溉桶的底部放置在所述底盤上并且所述灌溉桶的桶身通過所述限位環進行緊固限位。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環設置為2個,且任一所述限位環具有兩個半圓環,兩個半圓環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形成圓環形。
進一步的,所述培土犁設置有若干個,任一所述培土犁包括犁桿,所述犁桿的上部與所述機架連接,所述犁桿下部設有伸入泥土的犁頭,所述犁桿底部前端向前彎曲,所述犁頭包括底板及兩側板,所述側板安裝在所述底板上且兩側板間呈人字形結構,所述犁頭安裝在所述犁桿彎曲的前端。
進一步的,所述灌溉桶的上部設置有連通口,所述連通口上設置有調節閥,相鄰兩個灌溉桶之間的連通口通過連通管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灌溉桶內設有攪拌機構,所述攪拌機構包括電機和攪拌軸,所述電機設置在桶蓋內部的頂面,所述攪拌軸垂直設置在所述灌溉桶內,所述攪拌軸上設有攪拌葉片。
進一步的,所述出液管的出水端設置有節水型灌溉噴頭。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甘蔗中耕水肥培土機通過在機架上設置灌溉桶,在培土的同時能夠進行水肥灌溉,通過設置支撐座,使灌溉桶不易晃動,增加了灌溉桶的穩定性。本實用新型實現了甘蔗水肥灌溉的機械化作業,不但降低了甘蔗水肥培土的勞動強度,而且提高了甘蔗水肥培土的效率。
2.本實用新型的支撐座結構簡單實用,采用圓形底盤及限位環來控制灌溉桶的晃動,增加了設備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并且限位環的兩個半圓環采用螺栓連接,便于拆卸,增加了設備的實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海市農機管理服務中心,未經北海市農機管理服務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049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