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弧爐及冶金電弧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990268.4 | 申請日: | 2018-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594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三蓮;王彰盟;劉彥彣;廖婉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升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D11/10 | 分類號: | F27D11/10;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黃超;周春發 |
| 地址: | 中國臺灣桃園***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石墨電極 導電柱 導電層 電弧爐 電弧裝置 復數 爐體 冶金 腔室 本實用新型 縱向位移 熱循環 穿入 起爐 對流 體內 供電 移動 運作 | ||
本實用新型揭露一種電弧爐及冶金電弧裝置,其中電弧爐主要包含一爐體、一導電層、復數個導電柱及復數個石墨電極,爐體的內部形成一腔室,導電層設置于腔室的底部,復數個導電柱設置于導電層上,而各石墨電極的部份自爐體的頂部穿入以置于腔室中,且各石墨電極分別能夠縱向位移以接近或遠離各導電柱。冶金電弧裝置于運作時可供電并控制電弧爐的石墨電極移動接近于導電柱,由于導電柱的面積遠小于導電層并接近于石墨電極,因此可提升電流,加速溫度上升,以縮短起爐所需時間,同時還可在爐體內產生更強的對流來增加熱循環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金屬熔煉機構,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可提升加熱速度,以縮短起爐所需時間,同時還可在爐體內產生更強的對流來增加熱循環效果的電弧爐及冶金電弧裝置。
背景技術
按,電弧爐是一種透過電弧放電來傳遞熱能給材料的加熱爐,自古以來,已有不少人采用電弧爐來進行金屬熔煉。如圖1所示,習知技術的電弧爐10至少包含有爐體11、導電層12及復數個石墨電極13,該爐體11的內部形成一腔室111,該爐體11的頂部設有可供金屬等原料進入的一入料口112,該爐體11的一側則設有供成品出料的一出料口113,該腔室111的周壁設有一耐熱層114,該導電層12設置于該腔室111的底部,而該復數個石墨電極13插設于該爐體11的頂部且部份位在該腔室111中。
電弧爐的設計在于,可利用該導電層12與該石墨電極13在通電后產生電弧和高電阻造成的高溫來熔化金屬礦,且由于電極由石墨制成,故在高溫中會和金屬氧化物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同時扮演還原氣體,使該腔室111的金屬氧化物可以還原成金屬。
然而,習知技術的該電弧爐10的該導電層12的面積遠大于該石墨電極13,導致二者在通電時電流較低,使得溫度無法快速地提升,如此一來,不但需要相當長的起爐時間,該腔室111內的熱循環效果亦相當不佳,進而造成該腔室111內的溫度分布不均,降低熔煉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上述習知技藝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提升加熱速度,以縮短起爐所需時間,同時還可在爐體內產生更強的對流來增加熱循環效果的電弧爐及冶金電弧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如下所述。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提出一種電弧爐,其包含:一爐體,其內部形成一腔室,且該爐體的頂部設有連通該腔室的一入料口,該爐體的一側設有連通該腔室的一出料口;一導電層,設置于該腔室的底部;復數個導電柱,設置于該導電層上,且該導電柱的面積遠小于該導電層;以及復數個石墨電極,其數量相同于該復數個導電柱,各該石墨電極的部份自該爐體的頂部穿入以置于該腔室中,且各該石墨電極分別能夠縱向位移以接近或遠離各該導電柱。
依據上述技術特征,該腔室的周壁設有一耐熱層。
依據上述技術特征,該電弧爐更包含一石墨粉層,其設置于該導電層上。
依據上述技術特征,該導電柱的寬度較佳大于或等于該石墨電極的寬度、并小于或等于1.5倍的該石墨電極的寬度。
依據上述技術特征,該導電柱的高度較佳大于或等于15公分。
依據上述技術特征,該石墨電極與該導電柱的間距較佳為20公分至 50公分之間。
依據上述技術特征,該導電柱與該石墨電極較佳為圓柱體。
依據上述技術特征,該導電柱較佳為頂面呈平面狀的錐形體,該石墨電極較佳為圓柱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升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升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99026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