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地質學的巖石滲透率測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983010.1 | 申請日: | 2018-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698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5 |
| 發明(設計)人: | 朱思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思成 |
| 主分類號: | G01N15/08 | 分類號: | 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濟南鼎信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滲透率 實驗腔 巖石 壓力調節裝置 本實用新型 測定裝置 夾持筒 地質學 滲透裝置 儲液箱 蓋體 第一壓力傳感器 液面傳感器 頂部設置 巖石樣本 液體粘度 控制器 集液筒 連通管 試驗臺 測量 地質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地質學的巖石滲透率測定裝置,主要涉及地質領域。一種用于地質學的巖石滲透率測定裝置,包括滲透裝置、壓力調節裝置、控制器和與巖石樣本相配合的密封裝置,所述滲透裝置包括試驗臺和夾持筒,所述夾持筒內設置實驗腔,所述實驗腔上方設置儲液箱,所述實驗腔頂部與壓力調節裝置之間、所述儲液箱頂部與壓力調節裝置之間均連接連通管,所述實驗腔頂部設置第一壓力傳感器與液面傳感器,所述夾持筒底部設置蓋體,所述蓋體底部設置集液筒。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能夠能夠測量出巖石在不同液體不同壓力下的滲透率,能夠更好的表征巖石對于液體的滲透率,體現滲透率與液體粘度、壓力之間的關系。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地質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地質學的巖石滲透率測定裝置。
背景技術
滲透率是指在一定壓差下,巖石允許流體通過的能力,是表征土或巖石本身傳導液體能力的參數。其大小與孔隙度、液體滲透方向上孔隙的幾何形狀、顆粒大小以及排列方向等因素有關,而與在介質中運動的液體性質無關。滲透率(k)用來表示滲透性的大小。當單相流體通過橫截面積為A、長度為L、壓力差為ΔP的一段孔隙介質呈層狀流動時,流體粘度為μ,則單位時間內通過這段巖石孔隙的流體量為:Q=KΔPA/μL,因此可得滲透率K=ΜlQ/ΔPA,由此可見,當單相流體通過孔隙介質呈層狀流動時,單位時間內通過巖石截面積的液體流量與壓力差和截面積的大小成正比,而與液體通過巖石的長度以及液體的粘度成反比。
式中:Q——單位時間內流體通過巖石的流量,cm3/s;A——液體通過巖石的截面積,cm2;
μ——液體的粘度,Pa·s;L——巖石的長度,cm;ΔP——液體通過巖石前后的壓差,Mpa。
目前對于巖石滲透率的測量多采用氣壓差測量法,通過巖石樣本兩端的氣壓差進行計算巖石的滲透率,這種方式測量出的滲透率不能準確的表征液體通過巖石的滲透率。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地質學的巖石滲透率測定裝置,它能夠準確的測量巖石對于不同液體通過的滲透率,體現滲透率與液體粘度、壓力之間的關系,使對于巖石的研究更精確。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用于地質學的巖石滲透率測定裝置,包括滲透裝置、壓力調節裝置、控制器和與巖石樣本相配合的密封裝置,所述滲透裝置包括試驗臺和夾持筒,所述夾持筒內設置實驗腔,所述實驗腔為圓柱狀,所述實驗腔上方設置儲液箱,所述儲液箱與實驗腔之間設置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串聯電磁閥和流量計,所述電磁閥和流量計均與控制器電連接,所述實驗腔頂部與壓力調節裝置之間、所述儲液箱頂部與壓力調節裝置之間均連接連通管,所述實驗腔頂部設置第一壓力傳感器與液面傳感器,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和液面傳感器均與控制器電連接,所述密封裝置包裹巖石樣本側壁位于實驗腔底部,所述夾持筒底部設置蓋體,所述蓋體與夾持筒螺紋連接,所述蓋體底部設置集液筒,所述集液筒底部設置第二壓力傳感器,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與控制器電連接,所述集液筒與蓋體螺紋連接。
所述密封裝置為彈性防水圓筒狀結構。
所述夾持筒底部外壁設置外螺紋,所述蓋體頂部與底部均設置與夾持筒底部外螺紋相適應的內螺紋,所述蓋體中部設置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設置網孔,所述支撐板頂面設置與巖石樣本相適應的凸起。
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通過滲透裝置對演示樣本進行液體滲透,壓力調節裝置給與實驗腔額定壓力,能夠測量出巖石在不同液體不同壓力下的滲透率,能夠更好的表征巖石對于液體的滲透率,體現滲透率與液體粘度、壓力之間的關系。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主視圖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思成,未經朱思成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9830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