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超前回填后澆帶臨時封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966686.X | 申請日: | 2018-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537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06 |
| 發明(設計)人: | 殷海瑞;楊春;馬德龍;許傳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24 | 分類號: | E04G21/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回填 蓋板 后澆帶 預留洞口 井洞 封閉空間 臨時封閉裝置 本實用新型 超前 混凝土澆筑 封閉 工程量 蓋設 施工 圍設 移開 防水 開挖 干涉 外部 覆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超前回填后澆帶臨時封閉裝置,其包括:用于覆蓋于后澆帶空間上的第一蓋板,所述第一蓋板上設有預留洞口;井洞結構,圍設于所述預留洞口處;第二蓋板,蓋設于所述井洞結構上,形成用于封閉所述后澆帶空間的臨時封閉空間。所述井洞結構的高度與回填高度相當。本實用新型采用第一蓋板、預留洞口和第二蓋板形成一個臨時封閉空間,使得后澆帶空間被封閉在該臨時封閉空間中,不會與上方的回填施工相互干涉,預留洞口的高度與回填高度相當,在回填施工完成后,井洞結構的頂部和第二蓋板露出于回填結構的外部,只需將第二蓋板移開,就可以進行后澆帶的混凝土澆筑工作,無需重新開挖回填結構,工程量小,也不會影響到周邊防水。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后澆帶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前回填后澆帶臨時封閉裝置。
背景技術
建筑施工過程中,后澆帶部位的回填往往是制約后續施工的重要步驟,如何才能在不影響后澆帶作用的情況下比較簡單的解決這個問題,傳統的施工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傳統方法一:在未達到設計要求的時間內直接澆筑封閉后澆帶。這種方式致使后澆帶失去其作用,不能解決結構的沉降差和溫度收縮。
傳統方法二:采用蓋板對后澆帶進行全封閉,然后進行防水和回填土的施工。這種方法后期需要開挖回填土,工程量大,且極易破壞防水,增加后澆帶滲漏隱患。
綜上分析傳統方法不能有效的解決后澆帶部位超前回填的問題,且工程量大。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中存在或潛在的一些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超前回填后澆帶臨時封閉裝置,能夠在后澆帶不滿足設計澆筑時間時實現回填土先施工,為后續施工提供施工條件,減少工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超前回填后澆帶臨時封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覆蓋于后澆帶空間上的第一蓋板,所述第一蓋板上設有預留洞口;
井洞結構,圍設于所述預留洞口處;
第二蓋板,蓋設于所述井洞結構上,形成用于封閉所述后澆帶空間的臨時封閉空間。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蓋板包括多塊單元板體,多塊所述單元板體沿后澆帶空間的長度方向并排布置,且所述單元板體的寬度大于后澆帶空間的寬度。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多塊所述單元板體中部分相鄰所述單元板體之間留有一定寬度的間隔,形成所述預留洞口。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蓋板中等間距留置多個所述間隔,形成多個所述預留洞口。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單元板體為截面呈梯形的預制鋼筋混凝土板。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井洞結構的數量與所述預留洞口的數量相當且一一對應設置。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井洞結構采用磚砌結構。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井洞結構由四面洞壁合圍形成且寬度大于所述預留洞口,其中二相對洞壁砌筑于所述預留洞口兩側的所述第一蓋板上,其中另二相對洞壁砌筑于所述預留洞口另兩側的所述第一蓋板上或已施工主體結構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井洞結構采用實心磚砌筑而成。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井洞結構的高度與回填高度相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96668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放線孔防護裝置
- 下一篇:一種便攜式砌塊及墻體養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