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導電膠膜及線路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963113.1 | 申請日: | 2018-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94745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4 |
| 發明(設計)人: | 蘇陟;高強;朱開輝;朱海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方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5/14 | 分類號: | H01B5/14;H01R4/04;H05K1/02 |
| 代理公司: | 44202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麥小嬋;郝傳鑫 |
| 地址: | 510530 廣東省廣州市廣州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膠膜層 導電膠膜 導體顆粒 導體層 導電穩定性 導體接觸 平整表面 刺穿 導通 伸入 電子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 線路板 導電粒子 有效地 壓合 堆砌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導電膠膜及線路板,其中,導電膠膜包括第一膠膜層、導體層和第二膠膜層,導體層設于第一膠膜層和第二膠膜層之間,導體層靠近第一膠膜層的一面為平整表面,導體層靠近第一膠膜層的平整表面上設有第一導體顆粒,第一導體顆粒伸入第一膠膜層;導體層靠近第二膠膜層的一面上設有第二導體顆粒,第二導體顆粒伸入第二膠膜層,導電膠膜在壓合使用時,通過第一導體顆粒刺穿第一膠膜層并與一導體接觸導通,第二導體顆粒刺穿第二膠膜層并與另一導體接觸導通,以避免現有技術中導電膠膜的導電粒子的堆砌狀態發生改變導致導電膠膜的導電穩定性較差,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導電膠膜的導電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導電膠膜及線路板。
背景技術
導電膠膜在元件與線路板之間提供了機械連接和電氣連接,因而被逐漸廣泛地應用于微電子封裝、印刷電路板、導電線路粘接等各種電子領域中。
目前,現有導電膠膜一般是僅具有單獨的導電膠層,其中,導電膠層內具有導電粒子;在實際應用中,導電膠膜粘合在導體之間,從而實現導體之間的導通。但是,在實施本發明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受到應力、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導電膠層的基體體積或形狀容易發生漸變或突變,使得其內部的導電粒子的堆砌狀態易發生變化,從而使得導電膠膜內的導電通路易發生變化,導致了導電膠膜與導體之間的導通效果不理想,因此導致導電膠膜的導電穩定性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導電膠膜及線路板,其能夠有效地提高導電膠膜的導電穩定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導電膠膜,包括第一膠膜層、導體層和第二膠膜層,所述導體層設于所述第一膠膜層和所述第二膠膜層之間,所述導體層靠近所述第一膠膜層的一面為平整表面,所述導體層靠近所述第一膠膜層的平整表面上設有第一導體顆粒,所述第一導體顆粒伸入所述第一膠膜層;所述導體層靠近所述第二膠膜層的一面上設有第二導體顆粒,所述第二導體顆粒伸入所述第二膠膜層。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導體層靠近所述第二膠膜層的一面為平整表面;
或者,所述導體層靠近所述第二膠膜層的一面為非平整表面,所述導體層靠近所述第二膠膜層的非平整表面包括多個凸部和多個凹陷部,多個所述凸部和多個所述凹陷部間隔設置,多個所述凸部伸入所述第二膠膜層,所述第二導體顆粒集中分布在所述凸部上。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導體顆粒的形狀為團簇狀或掛冰狀或鐘乳石狀或樹枝狀,和/或,所述第二導體顆粒的形狀為團簇狀或掛冰狀或鐘乳石狀或樹枝狀。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導體顆粒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第一導體顆粒規則或不規則地分布在所述導體層靠近所述第一膠膜層的一面上;多個所述第一導體顆粒連續或不連續地分布在所述導體層靠近所述第一膠膜層的一面上;多個所述第一導體顆粒的形狀相同或不同;多個所述第一導體顆粒的尺寸相同或不同;和/或,
所述第二導體顆粒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第二導體顆粒規則或不規則地分布在所述導體層靠近所述第二膠膜層的一面上;多個所述第二導體顆粒連續或不連續地分布在所述導體層靠近所述第二膠膜層的一面上;多個所述第二導體顆粒的形狀相同或不同;多個所述第二導體顆粒的尺寸相同或不同。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導體顆粒和所述第二導體顆粒的高度均為 0.1μm-30μm。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第一膠膜層包括含有導電粒子的黏著層;或,所述第一膠膜層包括不含導電粒子的黏著層。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第二膠膜層包括含有導電粒子的黏著層;或,所述第二膠膜層包括不含導電粒子的黏著層。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導體層的厚度為0.01μm-45μm,所述第一膠膜層的厚度為0.1μm-45μm,所述第二膠膜層的厚度為0.1μm-45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方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方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9631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