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顯示受力和變形的隔振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951514.5 | 申請日: | 2018-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960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瓊玥;鄧海華;張苗;蔣士亮;王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D21/02 | 分類號: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周蜜;仇蕾安 |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隔振器 受力 位移傳感器 力傳感器 變形的 可顯示 顯示屏 讀取 螺母 本實用新型 控制器單元 橡膠減振圈 安裝狀態 拆裝方便 固定部件 減振降噪 內部安裝 內部線路 提升設備 安裝孔 變形量 長螺栓 上座板 下座板 機腳 測繪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顯示受力和變形的隔振器,屬于減振降噪技術領域。所述隔振器主要由力傳感器、調節螺母、上座板、長螺栓、位移傳感器、橡膠減振圈、下座板、力顯示屏、位移顯示屏、內部線路和控制器單元組成。所述隔振器通過內部安裝的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可以實現隔振器安裝狀態下受力和變形量的讀取,將大幅提升測繪效率和精度,大大提升設備的安裝和調整時間;所述隔振器可直接通過固定部件安裝在設備機腳安裝孔上,拆裝方便、簡單可靠。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顯示受力和變形的隔振器,屬于減振降噪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為減小船舶設備對船體結構振動的傳遞,現在大多數船舶設備都采用隔振器進行彈性安裝。在船舶大型設備彈性安裝過程中,在大型設備預按照姿態調整完畢后,需要對彈性安裝的隔振器進行受力和靜變形測量,以制作合適的安裝墊片,以保證大型設備的最終安裝姿態,滿足對外接口要求。目前一般采用人工頂桿或探針測量隔振器的高度,測量效率低、測量點數有限,測量精度的低下造成墊片的制作精度難以滿足使用要求,最終影響船用大型設備的安裝精度。因此,亟待研發一種實時顯示受力和變形的隔振器,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顯示受力和變形的隔振器,所述隔振器在船舶設備安裝過程中,可以實時顯示隔振器的受力大小,分析整個設備所安裝隔振器的受力狀態,同時可以在壓縮狀態下顯示隔振器的變形量,用于制作合適的調整墊片;另外在設備正常運行時,也可以實時監測設備的姿態,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行。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顯示受力和變形的隔振器,所述隔振器主要由力傳感器、調節螺母、上座板、長螺栓、位移傳感器、橡膠減振圈、下座板、力顯示屏、位移顯示屏、內部線路和控制器單元組成。
其中,力傳感器為環狀結構,內徑比長螺栓的直徑略大,可貫穿通過長螺栓,外徑比調節螺母的外徑小;
位移傳感器的外殼設有外螺紋,長螺栓底部具有與位移傳感器外螺紋匹配的內螺紋;
上座板內部設有內部線路和卡槽;
下座板內部設有力顯示屏、位移顯示屏、內部線路和控制器單元。
長螺栓位于所述隔振器的中心位置,從上向下依次穿過調節螺母、力傳感器、上座板和橡膠減振圈,長螺栓的底部插入下座板;調節螺母與長螺栓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力傳感器接入上座板的卡槽內,通過調節螺母將力傳感器固定在調節螺母和上座板之間,防止力傳感器從上座板的卡槽內脫落;調整調節螺母的位置,使橡膠減振圈處于自然伸長狀態;位移傳感器通過螺紋固定連接在長螺栓底部;力顯示屏、位移顯示屏和控制器單元安裝在下座板內,并通過內部線路連接;力傳感器和上座板、下座板的內部線路連接;位移傳感器和隔振器下座板的內部線路連接。
一種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顯示受力和變形的隔振器的工作方式如下:
所述隔振器的長螺栓頂部通過固定連接件,如螺母和墊片等與船舶設備安裝機腳固定。當所述隔振器通過調節螺母上表面承受所述設備壓力時,力傳感器實時接收采集壓力信號,并通過內部線路傳輸至控制器單元處理,然后在力顯示屏上顯示所述隔振器受力的大小。位移傳感器采集位移信號,通過內部控制器單元處理后將初始位移值顯示在位移顯示屏上;當所述隔振器靜壓一段時間后,橡膠減振圈會產生一定的變形量,長螺栓會帶動位移傳感器向下移動,位移傳感器測得所述隔振器受力后的位移信號,通過內部線路傳輸至控制器單元處理,然后在位移顯示屏上顯示,受力后的位移與初始位移的差值即為所述隔振器的靜變形量。
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95151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纜溝運維系統
- 下一篇:水產養殖環境智能監控及預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