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有柱錐型溢流管的水力旋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945772.2 | 申請日: | 2018-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495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2 |
| 發明(設計)人: | 孫吉鵬;王磊;鄭紀民;馬鵬飛;王麗娟;李永峰;季安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4C5/12 | 分類號: | B04C5/12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專利事務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濤 |
| 地址: | 264203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溢流管 柱型管 錐形管 旋流器 柱體段 水力旋流器分級 水力旋流器 法蘭盤 柱錐型 上端 本實用新型 上端開口 下部椎體 下端開口 溢流入口 由上向下 運行壓力 逐漸減小 細顆粒 沉砂 夾帶 伸進 細度 下端 溢流 伸出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力旋流器分級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帶有柱錐型溢流管的水力旋流器,其設有旋流器柱體段和溢流管本體,溢流管本體的上端伸出旋流器柱體段,溢流管本體的下端伸進旋流器的柱體段,特征在于該溢流管本體由上部法蘭盤、中部柱型管和下部椎體管,所述的上部法蘭盤與中部柱型管的上端相連接,下部錐形管的上端與中部柱型管的下端相連接,下部錐形管的上端開口內徑與中部柱型管的內徑相同,下部錐形管內徑由上向下逐漸減小,下部錐形管的下端開口設為溢流入口,具有結構簡單、溢流細度高、運行壓力低、沉砂夾帶細顆粒少、水力旋流器分級精度高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力旋流器分級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結構簡單、溢流細度高、運行壓力低、沉砂夾帶細顆粒少、水力旋流器分級精度高的帶有柱錐型溢流管的水力旋流器。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水力旋流器傳統型溢流管,為單一圓柱型腔體結構,在溢流管下沿位置,礦漿流動空間形態發生驟變,礦漿流動狀態容易紊亂,造成短路流增多,導致溢流中粗顆粒含量增加以及沉砂中細顆粒含量增多,影響旋流器分級精度。
目前,傳統型溢流管單一的圓柱型腔體結構,造成旋流器運行壓力偏高,旋流器運行過程中磨損加劇,縮短了旋流器使用壽命,隨著選礦行業的發展,礦石難選程度不斷增加,選別作業對礦石粒度分布要求不斷增加。需求分級精度更高的旋流器進行分級作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提高水力旋流器分級精度的帶有柱錐型溢流管的水力旋流器。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帶有柱錐型溢流管的水力旋流器,設有旋流器柱體段和溢流管本體,溢流管本體的上端伸出旋流器柱體段,溢流管本體的下端伸進旋流器的柱體段,其特征在于該溢流管本體由上部法蘭盤、中部柱型管和下部椎體管,所述的上部法蘭盤與中部柱型管的上端相連接,下部錐形管的上端與中部柱型管的下端相連接,下部錐形管的上端開口內徑與中部柱型管的內徑相同,下部錐形管內徑由上向下逐漸減小,下部錐形管的下端開口設為溢流入口。
本發明所述的溢流管本體中的下部錐形管下端的溢流入口內徑設為溢流管規格數值,與傳統管狀溢流管內徑規格配合,方便選取不同規格的溢流管。
本發明所述的溢流管本體中的中部柱型管和下部錐體管的壁厚不低于5mm。
本發明所述的溢流管本體中的中部柱型管的高度為旋流器柱體段直徑的0.2~0.3倍。
本發明所述的溢流管本體的總插入深度為旋流器柱體段直徑的0.5~0.6倍。
本發明由于該溢流管本體由上部法蘭盤、中部柱型管和下部椎體管,所述的上部法蘭盤與中部柱型管的上端相連接,下部錐形管的上端與中部柱型管的下端相連接,下部錐形管的上端開口內徑與中部柱型管的內徑相同,下部錐形管內徑由上向下逐漸減小,下部錐形管的下端開口設為溢流入口,所述的溢流管本體中的下部錐形管下端的溢流入口內徑設為溢流管規格數值,與傳統管狀溢流管內徑規格配合,方便選取不同規格的溢流管,所述的溢流管本體中的中部柱型管和下部錐體管的壁厚不低于5mm,所述的溢流管本體中的中部柱型管的高度為旋流器柱體段直徑的0.2~0.3倍,所述的溢流管本體的總插入深度為旋流器柱體段直徑的0.5~0.6倍,具有結構簡單、溢流細度高、運行壓力低、沉砂夾帶細顆粒少、水力旋流器分級精度高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傳統型溢流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柱錐形溢流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未經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9457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