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半柔性線路板的自動彎折測試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910225.0 | 申請日: | 2018-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112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童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德(蘇州)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8 | 分類號: | G01N3/38;G01N3/20;G01R31/2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紅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關家強 |
| 地址: | 215021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路板 本實用新型 彎折 數據采集機構 測試設備 半柔性 硬板 動力機構 夾持固定 控制按鈕 實時監控 實時評估 箱體內部 折彎機構 置物凹槽 置物機構 耐彎折 彎折臂 彎折的 支撐件 工作臺 按下 板件 斷開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半柔性線路板的自動彎折測試設備,包括箱體內部的動力機構、控制機構和數據采集機構以及箱體上方工作臺面上的折彎機構和置物機構;本實用新型將線路板一端的硬板安裝在板件支撐件的置物凹槽內,將另一端的硬板插入彎折臂上的間隔中,避免對線路板夾持固定而造成線路板的損壞;此外,本實用新型通過數據采集機構連接線路板和控制機構,然后按下箱體上的控制按鈕,使得在彎折過程中能夠實時監控線路板是否斷開,并可實時評估線路板耐彎折的次數,從而保證了彎折的質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線路板的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半柔性線路板的自動彎折測試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對半柔性線路板彎折的設備既有手工輔助的彎折設備,也有自動化的彎折設備,其中,手工輔助的彎折設備一般是預先在FPC上印上標記線,再由人工手持專用夾具夾住用人力去彎折,彎折角度單一,且無法控制彎折的力度,從而易造成線路板的損壞;而現有的自動化彎折設備,雖然能夠實現部分自動化,但仍需要借助人工輔助。
此外,現有的彎折設備對線路板彎折過程中,均未檢測的線路阻值和耐高壓性能,無法實時監控線路板是否斷裂,不能判斷彎折過程中是否失效,更不能實現對線路板耐彎折的次數的評估。常規技術是彎折后再對板件進行電測檢查彎折是否斷裂,此方法浪費時間和人力成本,且彎折后的板件呈現彎曲的狀態,無法進行電測,檢查具有局限性。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半柔性線路板的自動彎折測試設備。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種半柔性線路板的自動彎折測試設備,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設置有動力機構以及控制機構,所述箱體外設置有數據采集機構;所述控制機構控制所述動力機構工作,所述數據采集機構與所述控制機構連接;所述箱體為具有上部開口的盒裝結構,所述箱體的上部開口上覆蓋有工作臺面,所述工作臺面上設置有彎折機構和置物機構,所述彎折機構包括兩個轉臺,兩個轉臺之間設置有彎折臂,所述彎折臂沿水平方向放置,所述動力機構驅動所述轉臺帶動所述彎折臂轉動;所述置物機構包括置物平臺,所述置物平臺設置在所述彎折臂的一側;所述置物平臺上對稱垂直設置有兩個板件支撐塊,兩個板件支撐塊的相對面上開設有置物凹槽,所述置物凹槽沿垂直方向延伸,用于安裝線路板。
優選的,所述置物機構和所述彎折機構之間還設置有彎折軸,所述彎折軸沿水平方向設置,所述彎折軸包括軸安裝部以及彎折軸本體,所述彎折軸本體呈傾斜設置,且所述彎折軸本體與所述置物平臺的夾角為銳角。
優選的,所述彎折軸通過軸座固定設置在所述板件支撐塊的靠近所述彎折機構的一側;所述軸座固定設置在所述板件支撐塊上方。
優選的,所述軸座包括軸座本體以及軸座安裝部,所述軸座本體通過螺絲固定在所述板件支撐塊的上表面;所述軸座安裝部朝向所述彎折機構的側面為傾斜面,所述軸安裝部通過螺絲固定在該傾斜面上。
優選的,兩個所述板件支撐塊靠近所述彎折機構的一端內側均設置有一個用于定位線路板的插銷件,兩個插銷件對稱設置,所述插銷件的上表面包括定位區以及放置區,所述定位區上開設有插銷孔,通過定位銷軸將線路板上的定位孔與所述插銷孔固定。
優選的,所述板件支撐塊相對面開設有插銷件抵緊槽,所述插銷件的定位區抵緊在所述插銷件抵緊槽內,且所述插銷件的定位區與所述板件支撐塊的置物凹槽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置物凹槽靠近所述插銷件的一端設置有向下的傾斜面。
優選的,所述工作臺面上還設置有限位機構,所述限位機構包括原點限位器和90度限位器,所述原點限位器設置在其中一個所述轉臺的正下方;所述90度限位器設置在所述轉臺靠近所述置物機構的一側,且當所述轉臺轉動至90度時,所述90度限位器位于所述轉臺的正下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德(蘇州)電子有限公司,未經高德(蘇州)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9102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