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柔性管組合載荷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899992.6 | 申請日: | 2018-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697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5 |
| 發明(設計)人: | 楊峰;耿春峰;劉輝;遲花;于志猛 | 申請(專利權)人: | 滄州明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08 | 分類號: | G01N3/08;G01N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創至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17 | 代理人: | 張宇鋒 |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試驗管 本實用新型 試驗裝置 組合載荷 連接頭 柔性管 工作空間 加熱裝置 加壓裝置 控制箱體 拉伸測試 拉伸試驗 拉伸裝置 同一設備 溫度測試 壓力測試 固定板 中空的 增壓 連通 測試 制作 | ||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柔性管組合載荷試驗裝置,包括裝有試驗管的箱體,箱體的一側設置有控制箱體內恒溫的加熱裝置;試驗管的一端通過中空的第一連接頭固定在箱體外側的固定板上,試驗管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連接頭連接有拉伸試驗管的拉伸裝置;所述第一連接頭上連通有給試驗管內部增壓的加壓裝置;本實用新型將對管道的溫度測試、拉伸測試和壓力測試的裝置結合在一起,利用同一設備可以進行三種性能的測試,節省了工作空間和制作成本,相比三臺不同的設備,操作使用方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性能測試試驗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柔性管組合載荷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代的日常生活中離不開天然氣、石油等消耗性的氣體或液體,這種氣體或液體需要管道來大量運輸,在運輸的過程中,需要保證這種管道的嚴密性和使用壽命,因此需要對管道的密封、強度、韌性等性能進行測試來確保管道的安全使用,現有對管道性能測試的裝置均為單性能的測試,不能同時施加多種載荷進行測試,且進行多種性能測試時需要準備多種設備,占用工作空間較大,同時對管道的移動等操作帶來不便;
因此,需要一種能對管道進行多種性能測試的試驗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柔性管組合載荷試驗裝置,從而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柔性管組合載荷試驗裝置,包括裝有試驗管的箱體,箱體的一側設置有控制箱體內恒溫的加熱裝置;試驗管的一端通過中空的第一連接頭固定在箱體外側的固定板上,試驗管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連接頭連接有拉伸試驗管的拉伸裝置;所述第一連接頭上連通有給試驗管內部增壓的加壓裝置;
所述箱體上配合第一連接頭和第二連接頭均設置有滑動密封件;所述加熱裝置包括與所述箱體相連通的儲液箱,儲液箱內設置有加熱器和導熱液,箱體上配合儲液箱開設有進液口和出液口,儲液箱和箱體的通路上設置有驅使導熱液循環的循環泵。
進一步,所述滑動密封件包括滑動軸承。
進一步,所述加壓裝置為靜態液壓試驗機。
進一步,所述拉伸裝置為拉力試驗機。
進一步,所述箱體的底部設置有拖板,箱體的底部和拖板之間設置有若干彈簧。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將對管道的溫度測試、拉伸測試和壓力測試的裝置結合在一起,利用同一設備可以進行三種性能的測試,節省了工作空間和制作成本,相比三臺不同的設備,操作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正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能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術語“上”、“下”、“左”、“右”、“內”、“外”、“前端”、“后端”、“頭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滄州明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滄州明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89999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